
今日為世界防止自殺日,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聯同生命熱線公布香港最新的自殺數據。據死因裁判法庭提供的數據,中心估計去年香港的自殺率為14.1,超出國際水平,男性自殺率更由2020年的16.7上升至去年的20.8。
去年本港每10萬人有約14人自殺
中心指,去年本港每10萬人就有約14人自殺,男性自殺率更由2020年的16.7上升至去年的20.8,其中25至39歲男性自殺率增幅最明顯,28.6%面臨財務問題,涉及債務、失業、賭博或商業失敗等,例如有個案向中介借款,利息高昂,易陷入債務漩渦。部分個案同時購有人壽保險,雖不能斷言與自殺動機直接相關,但中心憂慮有人誤以為自殺可為家人留財,忽視對親屬的長遠傷害。中心指近年經濟環境不理想,需要多加關注該年齡群組人士。相對而言,女性自殺率變化不大,維持在8.5左右。





15至24歲年齡段自殺率仍處高水平
中心指,2023年15歲以下群組自殺率一度急增,去年有所回落,減少大約5成,中心形容情況令人鼓舞,惟15至24歲年齡段自殺率仍處於高水平,需持續關注。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現行的「三層應急機制」在為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提供及時支援方面發揮一定作用,但對整體預防自殺的影響有限,因數據顯示,學童自殺個案中僅約25%涉及精神健康問題,其餘大部分未必能被機制覆蓋。
葉兆輝重申「快樂學校」理念的重要性,認為若校園能營造友善氛圍,讓學生感到被老師關愛、課程設計具趣味性並樂於上學,可有效減低自殺風險。「三層應急機制」對學校而言則猶如「定心丸」,讓校方在遇到問題時知道有求助途徑,增強處理信心。
精神病患母子墮樓亡 葉兆輝: 跨部門若共享數據 可掌握情況
關於天水圍天恩邨一對精神病患母子,被指申請公屋時無如實申報資產,及資產超出限額須遷出,二人其後墮樓身亡的事件。葉兆輝認為跨部門資訊互通至關重要,若房屋署、社會福利署及醫管局等能共享數據,處理相關個案時可更全面掌握情況,為受影響人士提供更合適的支援。
記者:蔡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