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學年的開始,波士頓各地校園再次洋溢著朝氣與活力。9月初,波士頓市長吳弭在帕克斯小學宣布啟動全市閱讀計劃「波士頓閱讀」(Boston Reads),並與波士頓學監斯基帕(Mary Skipper)一同走進幼兒園教室,為剛踏入校園的孩子們講故事,揭開新學期的序幕。
吳市長明確表示,目標是讓波士頓成為全美「最適合家庭生活的城市」,而閱讀與識字教育正是奠定未來一代成功的基石。她說:「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我們要確保最年幼的孩子們不僅在課堂裡學會閱讀,更能在家裡、在社區的每個角落都接觸書本。這個計劃正是幫助縮小早教差距、鼓勵每個家庭參與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一步。」
閱讀:孩子成長的鑰匙
教育專家普遍認為,早期識字是孩子語言、思維和自信心發展的重要環節。斯基帕總監指出:「波士頓公立學校致力為所有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而早期閱讀是這一切的基礎。我們希望透過這項計劃,把家庭、學校和社區聯繫起來,共同營造一個重視閱讀、支持閱讀的環境。」
據波士頓學區近三年的改革數據,當地在「公平識字策略」推行後,閱讀水平已有明顯提升。包括馬瑟小學和唐人街昆西小學在內的多所學校,在州教育問責評分中提升10至20個百分點。這些成果說明,當閱讀資源能夠公平、持續地進入課堂與家庭,孩子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波士頓閱讀」由市府早教辦公室牽頭,結合波士頓公立學校(BPS)、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波士頓公共衛生委員會,以及30多家社區機構和大學共同推進。其主要舉措包括定期邀請社區志願者走進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班級,擔任「特邀讀者」。
首場將於9月25日舉辦,未來還會鼓勵讀者分享來自自身文化背景的故事,幫助孩子們開拓視野。
故事驛站(Story Stops)是在全市多個地點設置互動式閱讀裝置,把波士頓的公園、市場、花園變成「故事現場」。孩子們能在遊玩、逛街的過程中邊走邊讀,體驗「城市即書本」的樂趣。
市府高級顧問麥克斯溫(Kristin McSwain)指出:「我們希望孩子們在任何語言環境下都能愛上講故事和閱讀,同時透過這些有趣的方式,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的經歷。」
從課堂到家庭 閱讀無處不在
「波士頓閱讀」將與BPS現有的「Focus Curriculum」課程緊密結合。學區計劃把教材延伸到校外,使家長能更早接觸並陪伴孩子練習。這不僅有助於孩子在課堂中更快進入狀態,也能讓家庭成為真正的「第二課堂」。
事實上,波士頓在過去三年已完成一次全面的教學改革。從2025-26學年開始,所有學校都將使用高質量的統一教材,確保內容符合州教育標準,並兼顧文化和語言多樣性。同時,教師培訓和教學監督體系也已全面升級。
數據顯示,波士頓學區的整體問責排名已經脫離全州最低10%的行列,39所「轉型學校」中有22所在近年提升平均3.8個百分點。這些成果表明,閱讀改革與學生表現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正相關。
吳市長不僅強調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也向家長和社區發出邀請:「波士頓一直是學習與創新的前沿,我們要把這一傳統延伸到閱讀領域,讓每個孩子都在故事與書本中長大。」
她特別提到,閱讀不應只是學校的責任,而是整座城市的共同任務。「我們希望把波士頓打造成一個充滿閱讀的城市,讓每個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感受到書本的陪伴與故事的力量。」
學生與家長的期待
對剛開學的孩子們而言,這樣的倡議充滿新鮮感。參加啟動儀式的一位幼兒園學生家長表示:「我的孩子剛開始識字,我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全市的活動,讓家長也能參與。我打算每天晚上花半小時給他讀書,讓閱讀成為家庭習慣。」
圖書館的參與也受到市民好評。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已計劃推出多語言故事會,幫助不同族裔背景的家庭都能找到熟悉的文化元素,進一步拉近孩子與閱讀的距離。
教育局的數據顯示,早期掌握閱讀技能的學生,在數學、科學甚至社交情感發展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波士頓市府希望透過「Boston Reads」,在未來十年持續提升全市學生的閱讀水準,縮小貧富與族裔間的教育差距。
隨著「波士頓閱讀」的啟動,新學期不僅僅是一場返校潮,更是一場閱讀文化的集體啟程。無論是在教室裡聽老師講故事,還是在公園長椅上與父母共讀一本繪本,孩子們都將在文字的陪伴下成長,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更多資訊與參與方式,市民可登錄市府官網:www.boston.gov/boston-reads。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一位老師向斯基帕學監(右)展示故事驛站標識。

吳弭市長和斯基帕學監和小學生們一起閱讀。 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