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頭角口岸已於今年8月1日展開拆卸工程。保安局向北區區議會提交文件,指政府聘請的顧問公司正為沙頭角口岸重建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當中口岸將以「跨河建」的安排進行重建,有關研究預計於今年內完成。文件又指,按現行計劃,當局將於今年第四季分別按收地建議及擬議道路工程同步刊登憲報。
以「人車直達」運作模式重建沙頭角口岸
根據文件指出,研究範圍包括在「人車直達」的運作模式下,重建沙頭角口岸所涉及的土地範圍、道路及基礎設施、交通影響評估、環境和文物保育等事項。當局亦了解深方正同步積極籌備沙頭角口岸重建項目的設計招標及相關可行性研究工作。
口岸將以「跨河建」的安排進行重建,有關研究預計於今年內完成。政府文件
政府擬收回1.1公頃私人土地
文件續指,根據深港雙方同意的重建方案,港方重建項目涉及的土地範圍涵蓋沙頭角管制站原址及部份周邊土地,初步估算約5.5公頃,其中約1.1公頃為私人土地,因應《2023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已於2023年9月1日生效,政府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第124章)一併收回擬議道路工程所需的土地,並會按有關政策及法例向土地業權人及受影響人士作出補償。
另外,文件指出,按照顧問公司為重建沙頭角口岸進行的初步交通影響評估,在考慮「人車直達」及設計旅客處理能力為單日4萬人次的情況下,周邊的主要連接道路及道路交界處仍然會有足夠的剩餘容車量。特區政府聘用的顧問公司已為工程進行初步環境審查,預計工程不會對環境造成長遠的不良影響。至於文物保育方面,重建沙頭角口岸的工程計劃鄰近法定古蹟協天宮,當局委任顧問公司進行相關的文物影響評估,並提交予古物古蹟辦事處審批,以確保工程不會損害或損毀法定古蹟。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