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I+雲」投入漸現成果 績後曾升逾19% 大行籲關注國產算力產業鏈

阿里巴巴(9988)上周在業績中展示其在外賣大戰中脫穎而出,且阿里雲收入按年增長26%,為3年來最高增速,AI相關產品收入亦連續8個季度實現按年3位數增長;同時,有傳自研人工智能(AI)晶片,以減少對Nvidia進口晶片的依賴。有關消息令阿里股價今早急升,最多曾漲近19%,高見137.5元;其後升幅收窄,暫報135.7元,升逾17%。

淘寶閃購成果超出預期

消息面上,阿里上季收入錄247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符預期,如撇除已出售業務則增長10%;經調整淨利潤335.1億元,跌18%,略遜預期。阿里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指出,淘寶閃購成果超出預期,明言外送份額領先行業,預計有助每張定單虧損減少一半,未來3年淘寶閃購連同即時零售業務,可帶來1萬億元的新增商品交易總額(GMV)。

AI產品及算力需求旺盛

對於AI業務,吳泳銘指AI需求正高速增長,目前阿里雲用戶使用AI產品及算力的需求非常旺盛,上季其AI收入已佔外部商業化收入的比例超過20%,該集團亦正尋找新增商業化機會,但不會為短期利益放棄長期回報。

上季阿里在「AI+雲」領域的資本開支達386億元,吳泳銘稱,過去四個季度累計投入逾1,000億元,已開始顯現成果,包括阿里雲恢復高速增長,以及2B(對商業)及2C(對消費者)場景的體驗升級,都見到AI驅動阿里高速增長的路徑更加清晰。

3年AI資本開支達3800億

中信建投報告亦指出,吳泳銘在業績電話會議上披露,過去4個季度已經在AI基礎設施及AI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逾1,000億元,並重申將在未來3年持續投入3,800億元用於AI資本開支,雖然單季投資額會因供應鏈因素有所波動,但整體節奏不變,目前阿里已實現AI投入增加帶來AI收入增加的正循環,建議關注阿里產業鏈,包括GPU、IDC、光模塊及交換機等。

國產算力鏈AI需求有望加速

此外,中信證券報告指出,阿里資本支出(Capex)超預期,國產算力鏈AI需求有望加速增長,建議關注國產算力產業鏈機會。該行又指,Deepseek引領國產SOTA模型創新,與國產算力相向而行;同時在國產算力與模型合力支撐下,國產AI應用有望再次領跑本輪AI浪潮,建議重視具備場景、數據及技術壁壘的應用公司。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