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閱兵的真正意義 | 9.3 閱兵為何選在9月3日? | 話語權與歷史敘事的戰場 | 美日的歷史包袱:誰才是戰爭的終結者? | 有嘢快啲講 | 梁建鋒 | Dennis | 沈琛琛 | Eddie

你知道嗎?今年九三大閱兵,竟然連金正恩都來了!😳 過去6、7年他都沒離開北韓,這次為了普京破天荒現身,簡直是國際大新聞🔥!中、俄、北韓三國關係超微妙,誰跟誰親近都讓全球緊張到不行。加上中國這次閱兵全都是自家最強武器,氣勢爆棚!💪
日本對中國閱兵還特別出聲叫大家別去,G7國家也有點尷尬,國際局勢一秒變複雜。這場閱兵不只是秀軍力,更是中國對世界說:「我有話語權!」你怎麼看這波大場面?

【開場故事】
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閱兵的震撼嗎?整齊劃一的步伐、鋼鐵洪流般的戰車、飛機呼嘯而過,讓人熱血沸騰。但你有沒有想過,閱兵背後,其實藏著各國之間的角力、歷史的糾結,甚至還影響著國際格局?今年中國九三大閱兵,邀請了26個國家參加,連一向神祕的北韓領袖金正恩都現身,這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一起來拆解這場大戲背後的故事。

26國齊聚,金正恩現身成最大驚喜
這次中國九三大閱兵,邀請了來自亞洲、非洲、中東等26個國家參加,包括俄羅斯、北韓、柬埔寨、越南、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哈薩克等。最讓外界跌破眼鏡的,莫過於北韓領袖金正恩的出席。要知道,金正恩這幾年幾乎足不出國,這次能夠現身北京,堪稱「難請過巨星」!
很多人猜測,他是為了普京而來,畢竟近年俄朝關係升溫,兩國合作密切。中國、俄羅斯、北韓三角關係也因此變得更加微妙。中國其實擔心北韓和俄羅斯越走越近,尤其是北韓的核武問題,讓北京始終難以安心。

中朝俄三角關係,微妙又現實
中朝之間,表面上是「同志加兄弟」,但其實歷史心結不少。北韓雖然需要中國的經濟援助,卻也時時強調自己的自主和尊嚴,甚至在歷史教科書裡淡化中國志願軍的功勞。如今,金正恩與普京「熱戀中」,合作甚至超越對中國的依賴。
對中國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北韓的核武發展。畢竟平壤距離北京不遠,萬一局勢失控,後果難以想像。北韓一如以色列,對外始終不明說「有還是沒有」核武,這種模糊戰略讓周邊國家都心驚膽跳。

阅兵,話語權與歷史敘事的戰場
閱兵不只是秀肌肉,更是搶話語權的舞台。中國選擇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和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9月2日不同。一方面,是因為當年簽約消息傳到中國已經是9月3日,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想主導自己的歷史敘事,不再讓別人定義自己的勝利。
日本對於中國高調閱兵極為敏感,甚至私下勸說其他國家不要參加。但中國明顯已經不在意誰來不來,主辦方態度是:「你來我歡迎,不來也沒關係。」這種自信,其實正是國力提升的象徵。

為什麼西方國家「不來吃這餐飯」?
這次G7國家大多缺席,理由之一是普京、金正恩都會出席,讓西方國家尷尬。還有一個更現實的比喻:以前中國是「窮親戚」,西方國家常常「接濟」;現在中國辦起盛宴,自己卻經濟不景氣,哪還有臉去「吃飯」?格局變了,歷史主導權也在轉移。

美日的歷史包袱:誰才是戰爭的終結者?
日本天皇當年發表的終戰詔書,從未提及「投降」或「戰敗」,反而強調是為了國民安全「終止戰爭」。這種殖民者心態,至今仍影響日本右翼的歷史觀。美國則強調是自己丟下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想要主導戰後秩序。中國這次高調閱兵,就是要告訴世界:「中國人自己的犧牲,自己來紀念!」

閱兵的真正意義:展示軍力,更是國家信心
中國這次閱兵,亮相了最新的第五代戰機、無人機、高超音速導彈等「國之重器」,向世界展示「中國製造」已經升級為「中國創造」。這不只是軍事肌肉,更是國家信心的展現。正如一位軍官所說:「要終止戰爭,必須要有終止戰爭的實力。」

歷史的分歧,未來的選擇
中國閱兵,不只是軍事秀,更是歷史敘事權、國家信心的爭奪。你怎麼看這場大戲?你覺得中朝俄三角關係會走向何方?西方國家缺席,會不會讓中國更堅定自己的道路?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總結
這次九三大閱兵,不只是一次軍事展示,更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一次自信宣言。從金正恩罕見現身,到中朝俄微妙的關係,再到日本、歐美的歷史糾結,每一個細節都反映出國際局勢的變化。你認為閱兵對中國、對世界有什麼啟示?留言聊聊你的看法,也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討論!

今日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