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25日在白宮會見韓國總統李在明,會談中多次提及中國。他重申「今年或之後不久,我們會去中國。」並表示,美國將繼續接收中國學生。但他同時警告,中國必須向美國提供稀土磁體,否則「我們就得對他們徵收200%的關稅或類似懲罰」。這項關鍵礦產或成為美中貿易爭端的下一個爆發點。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韓聯社等媒體報道,此次會面,是李在明6月上任後,兩人首度會面。連同在記者面前公開會面、閉門會談及共晉工作午餐,全程歷時約140分鐘,李在明到當地下午3時許離開白宮。
特朗普多次提到中國,稱計劃在不久後訪華。他警告,在美中暫緩加徵關稅期間,中國必須向美國供應稀土磁體,否則「我們就得對他們徵收200%的關稅或類似懲罰」,但他認為不會遇到任何問題。特朗普對李在明說,北京「很聰明地壟斷了全球稀土磁體市場」。但他又稱,美國應迅速提高國內產能,「我們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擁有大量稀土磁體。事實上,我們會有太多稀土磁體,多到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它們了。」
分析認為,這或成為中美貿易爭端的下一個爆發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金屬、礦物和稀土磁體供應國。近幾個月來,為了報復美國的關稅,中國對這些稀土元素實施了出口限制。今年5月,中國對美國的稀土金屬、礦物和稀土磁體出口下降了80%。
不過,特朗普同樣表示,美中經濟關係有所改善,重申已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訪問中國,「我最近和習近平主席談過,今年或之後不久,我們會去中國。」他又表示,美國將繼續接收中國學生。他更表示,李在明或者可以一齊同他訪華,指共同乘坐一架飛機可以節省能源。特朗普又表示,「我們將允許他們的學生來美國。這非常重要,60萬名學生。這非常重要。但我們會和中國好好相處,」他提到數十萬中國學生在美求學是兩國關係中重要的一環,並表示這種學術交流「應該繼續維持」。
美中將暫停加征關稅的協定延長至11月初,內容包括相互取消部分加征關稅措施,並放寬對部分關鍵商品的出口限制。分析認為,特朗普日益專注於與中國達成經濟協議,以便讓中國市場向更多美國企業和技術開放,因此近期在對華態度上有所緩和。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高級貿易談判代表,北京首席談判代表何立峰的助手李成鋼本周將前往華盛頓,開啟中美的又一輪談判。知情人士表示,手李成鋼將於本周晚些時候與美國貿易代表盧比奧的高級顧問格里爾以及財政部高級官員會面。
兩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仍未平息。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要求中國大幅增加對美國大豆的採購,但迄今並未得到回應,中國在從9月開始的新季大豆採購中並沒有美國貨。同時,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加大對來自中國的鋼鐵、銅和鋰等進口商品的審查力度。
據悉,在本周的會談中,李成鋼預計將就大豆採購問題展開討論,北京將繼續要求特朗普政府取消與芬太尼貿易相關的20%關稅。不過,知情人士表示,至今中國尚未提出一項令特朗普政府滿意的方案。知情人士還稱,李成鋼預計將繼續敦促特朗普政府放鬆對華技術出口限制,但他目前尚未安排與負責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