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本月稍早他曾呼籲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辭職,原因是他讀到了一篇來自阿肯色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的文章。不過,特朗普並未說明具體指涉內容。
《美聯社》報道,他補充,在與陳立武會面後,對其產生好感,認為他「某種程度上是受害者」。陳立武隨後在公開信中表明對美國的效忠,並與特朗普會晤,特朗普才收回辭職呼籲。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在與陳立武(如圖)會面後,認為他「某種程度上是受害者」。美聯社
同時,特朗普週五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美國政府將取得英特爾近10%的股權。此舉為華府連續兩週圍繞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大廠未來所展開的激烈討論畫下句點,也引發外界對政府進一步援助措施的揣測。
特朗普表示,英特爾已同意將這部分股權讓予政府,作為討論公司未來及其自2022年《芯片法案》(Chips Act)中獲得數十億美元補助的一部分。這項協議源自上週特朗普與陳立武的會面,而就在數日前,特朗普還因其過去與中國的關聯而要求他辭職。
「我說,『你知道嗎?我認為美國應該擁有英特爾10%的股份。』」特朗普在回憶當時對話時表示。
美國商務部長路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本週稍早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政府不會進入董事會,也不會在公司治理上扮演主要角色。
英特爾已獲得約8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補助,這筆資金可能轉換為9.9%的股權。業界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目前每月虧損約10億美元,急需新客戶或合作案以讓其晶片設計與製造業務重回正軌。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