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50%的關稅,如今範圍擴大至407種衍生產品,包括機械、汽車零件及電子設備。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8日指出,美國可能在9月再度擴大衍生產品清單,這將對韓國企業造成持續壓力,韓國政府擬加強援助受影響的中小企業。
韓聯社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美國商務部15日宣布,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407種鋼鐵和鋁衍生品徵收關稅,新增產品包括機械及零件、汽車零件、電子設備及零件等,因美國HS編碼(商品編號)包含8-10位數,需精確確認具體適用商品。
該措施將適用於18日起進口到美國或從保稅倉庫清關的貨物,但50%的關稅僅針對產品中的鋼鐵和鋁成分,其餘則適用互惠關稅稅率。韓國和美國已通過關稅談判,最終確定了15%的互惠關稅稅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為減少對企業的損害,將擴大目前針對中小企業的進口管制應對支持項目,大幅擴大諮詢範圍,將鋼鐵和鋁的成分確認及原產地證明納入其中,並大幅削減企業的負擔。
受鋼鋁關稅影響,一些業績不佳的鋼廠已經停產。由於需求疲軟和財務損失,美國大型鋼鐵生產商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停產了三處設施。該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虧蝕4.7億美元,正在探索出售資產以挽回損失。大宗商品市場訊息提供商「Fastmarkets」日前引述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鋼鐵分銷商、加工企業、設備製造商和終端使用者在此輪關稅調整中承受了不成比例的衝擊。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作為受保護對象的美國生產商也未能倖免,短期需求下滑同樣對其造成顯著影響。在此背景下,部分競爭力較弱的鋼鐵廠不得不選擇停產。
雖然特朗普政府宣稱要重振美國製造業,但業內加工商指出,終端鋼鐵生產(如板材)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由於境內供應不足,美國鋼鐵製造商依賴巴西鋼鐵,特別是半成品板坯,「美國存在約500萬噸板坯的結構性供給缺口,這個缺口必須通過進口來填補」,一位資深行業分析師表示。數據顯示,儘管面臨50%的高關稅,美國6月仍從巴西進口了75.2萬噸鋼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