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正研究展開穩定幣託管等業務,這一動向顯示出政策環境的重大轉變正促使主流金融機構加速拓展加密貨幣業務版圖。
一位花旗高管透露,在國會通過法案為加密代幣的支付結算應用程序鋪平道路後,花旗加入了費哲金融服務、美國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行列,開始布局穩定幣領域。穩定幣是錨定美元或其他資產的加密貨幣,新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持有美債或現金等安全資產作為儲備,這給傳統託管銀行帶來資產保管與管理的業務機會。
花旗服務事業部全球合作與創新主管Biswarup Chatterjee表示,首先考慮為穩定幣儲備資產提供託管服務。該事業部為大型企業提供資金管理、現金管理、支付清算等綜合服務,花旗目前正進行重大策略重組。根據麥肯錫研究,全球穩定幣發行規模約2500億美元,但主要應用於加密貨幣交易結算。花旗上月透露考慮發行自有穩定幣,此前該銀行數字資產策略全貌未揭露。
花旗也研究為加密貨幣投資產品底層資產提供託管方案。自證交會去年批准比特幣現貨ETF以來,貝萊德等資管巨頭相繼推出相關產品,規模最大的比特幣ETFiShares市值已達900億美元,這些ETF需要等值數字貨幣的託管支持,目前該領域由Coinbase主導並已為逾80%加密貨幣ETF提供託管服務。
在支付創新方面,花旗正測試利用穩定幣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已推出24小時運作的區塊鏈美元「代幣化」支付系統,連接紐約、倫敦和香港賬戶,還正在開發支持客戶賬戶間穩定幣轉賬即時兌付的服務方案,並與客戶就具體應用場景磋商。
在特朗普政府推行加密貨幣友善政策背景下,美國銀行與證券監理機構轉向較開放立場,但花旗等機構仍須遵守反洗錢及外匯管制法規,確保資金來源合法,強化風險防治體系,同時也在評估自主發行穩定幣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