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今日(17日)為完成第一年計劃的179位學員舉行嘉許禮,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中華文化需要年輕一代傳承,鼓勵中學生推廣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可以在社區生根,而中華文明的偉大不僅體現於歷史文獻,更需要的一代代傳承及延續。
嘉許禮是傳揚中華文化新起點
她指,香港文化是兼容並蓄,在「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下,以文化為載體,一方面以多元形式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瑰寶,以創新的表達方法講述中國故事。另一方面,政府積極透過宣傳和教育工作,增強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從而加深國民身份認同。去年「中華文化節」的「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一共吸引逾7,000師生和社區人士參與,成績令人鼓舞。
羅淑佩表示,嘉許禮代表着各位優秀文化大使完成培訓計劃,同時亦是大家回饋社會、傳揚中華文化的新起點,期望大家繼續踴躍參與各項推廣中華文化的活動,讓中華文化可以在社區生根。





黃嘉純:馬會不遺餘力推動藝術文化和保育
香港賽馬會董事黃嘉純表示,希望通過計劃提升參與者素養和文化自信,建立正面價值觀。計劃預期讓超過75,000名中學生、教師及社區人士受惠,馬會不遺餘力推動藝術文化和保育,支持多個弘揚中華文化的項目,冀弘揚國家傳統的瑰寶,培養藝術科技人才,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亦表示,計劃中的文化大使已經代表他們走入社區,包括在長者中心進行義工服務,在向大眾推廣中華文化及展示學習成果之餘,亦都回饋社會,年輕人不單止可以透過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亦由學習者變為傳承者,將所學所得帶入社區。
選出十大傑出表現優秀文化大使
「何以中華」文化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結香港基金主辦、基金會轄下機構中國文化研究院策劃及執行,為期3年,通過互動講座、實體工作坊、重點培訓以及服務學習等活動,讓中學生走近中華文化,探尋傳統精髓,發掘文化魅力。2024/25學年一共獲23間學校參與,合共舉行114場互動講座及實體工作坊,超過10,700位學生參與,計劃甄選出文化大使進行深度培訓,成為「優秀文化大使」。
計劃第一年圓滿結束,並舉行中華文化嘉年華分享學生的學習成果,嘉許禮現場宣布十大傑出表現優秀文化大使,並有融合中西文化的變臉表演。
記者:楊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