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東站便利店近日被爆已停售泡麵,有旅客嘗試用自帶泡麵向站內便利店借熱水沖泡,也遭婉拒。東站回應稱,泡麵依規屬於可能嚴重影響列車環境衛生的食品,車站均不售賣,但旅客可自行攜帶。事件引發眾多官媒關注。有媒體發文指,為車廂環境和旅客體驗考慮,與其急匆匆地「去泡麵化」,不如順應民意,解決高鐵餐飲「平民化」的問題。也有評論稱,追求商業效率同時,也要守護車廂內最樸素的公平。
為基層旅客降低盒飯價格
「極目新聞」評論指出,公眾如此關心高鐵上能不能吃泡麵,主要還是因為這是最便捷的選擇,相比動輒40至50元(人民幣,下同)的列車盒飯套餐,5至10元的泡麵是學生、務工人員、工薪階層的「旅途剛需」。若高鐵服務真的是出於車廂環境和旅客體驗考慮,應解決高鐵餐飲「平民化」問題,引入競爭機制,降低盒飯價格,加大15元至25元等平價盒飯的供應力度。

高鐵餐車服務員整理貨品。新華社

廣州東站站內商店不見泡麵,換成撈面、拌面等。 N視頻

內地過去發生不少高鐵上泡麵發出較重氣味的爭議事件。

網友發帖附圖稱,廣州東站全面下架泡麵。

廣州東站便利店貨架上已不見泡麵,取而代之是撈麵及拌麵。大江新聞
「南都N視頻」也撰評寫道,廣州東站售賣的拌麵類產品價格約在12元左右,還是略高於常見泡麵價格。高鐵要「提升服務品質」並非只有排擠泡麵這條路可走,可以選擇加大平價餐食供給,在追求商業效率同時,應守護車廂內最樸素的公平,讓每一位旅客都能帶着溫熱的胃和尊嚴抵達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