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社電 ▍
從13日起,影音平台YouTube將在美國開始測試一個全新年齡驗證系統,利用人工智能(AI)依照用戶所觀看的視頻類型來辨別對方是成人還是未成年。
雖然這項測試僅影響美國小部份YouTube用戶,但若新系統在猜測用戶年齡方面上的表現,與其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一樣不錯,它就有可能變得更普遍。
該系統只在用戶登入帳號後才會發揮作用,且不管用戶登記時埴寫出生日期為何,它都會對用戶的年齡進行評估。
如果系統將登入用戶標記為18歲以下,YouTube就會實施該平台已在使用的正常管控和限制,避免未成年人收看被認為兒童不宜的視頻和參與相關行為。
這些安全措他包括提醒從看片活動暫停、隱私警告和視頻推薦的限制。若用戶被判斷為18歲以下,YouTube也不會向他們展示適合其個人喜好的廣告。
若系統錯誤判斷用戶為未成年人,用戶只需向YouTube出示政府所發出的身份證明文件、信用卡或自拍,即可糾正錯誤。
YouTube產品管理主任貝瑟(James Beser)在網誌指出,該平台是「首批提供針對未成年體驗的平台之一」,對於推出科技既讓他們提供安全措施之餘也可保護青少年隱私表示「自豪」。
人們仍可毋須登入帳號就能收看YouTube,這種情況下會觸發針對某些內容的自動封鎖,須出示年齡證明方可解鎖。
從聯邦最高法院6月底維持德州一項阻止未成年收看網上色情內容的法規以來,要求網站加強年齡驗證避免兒童接觸不當內容的政治壓力與日俱增。
YouTube等服務一直加強工作核實用戶年齡,但也有公司認為相關責任應落在兩大智能手機作業系統開發商蘋果和YouTube母公司谷歌身上,但兩家公司都拒絕負起相關責任。
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和民主與科技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 Technology)等網路維權組織都擔心,年齡驗證恐侵犯個人隱私和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