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對美國金融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英偉達以近4.5萬億美元市值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從OpenAI到Anthropic等初創公司已籌集了數百億美元資金。但投資者也在日益關注這項新技術的負面影響:它可能會顛覆一些產業,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而投資者已開始押注這種顛覆將在哪些產業發生,紛紛拋售一些策略師預計會因AI應用日益普及而面臨需求下滑的公司股票。
受影響的包括網頁開發企業Wix.com、數字圖像公司Shutterstock以及軟件製造商Adobe這3家公司位列美國銀行策略師眼中最易受到AI影響的26家公司。自2022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這26家公司走勢基本與大盤持平,但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這一群體的表現已跑輸標普五百指數約22個百分點。
「這場顛覆是真實存在的,」Futurum Group首席執行官Daniel Newman表示,「我們原以為這會在5年內發生,現在看來可能只需要兩年。那些以服務為核心、員工眾多的企業如今將極易受到影響,即便它們在上一代技術浪潮中擁有強勁業務。」
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公司因聊天機械人及能夠編寫軟件代碼、回答復雜問題、生成照片和視頻的所謂「代理」得到廣泛應用而倒閉。但隨著微軟、Meta Platforms等科技巨頭向人工智能投入數千億美元,投資者已開始採取更趨防禦的立場。
隨著AI改變人們從網上獲取資訊的方式乃至高校運作模式,投資者情緒也在改變。即便是像微軟這樣位於AI技術發展前沿的公司也在裁員,以提升效率為更多AI投資騰出空間。對許多科技業觀察人士而言,AI無處不在導致企業關門大吉的時刻已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