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法新社(AFP)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4月宣布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後,賓州戶外家具公司 True Places 負責人班克內普勒(Ben Knepler)立刻聯繫其位於柬埔寨的代工廠,下令:「停止生產。」根據宣布,大部分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將被徵收10%關稅,且部分國家關稅將進一步提高。對柬埔寨而言,計劃中的稅率高達驚人的49%。
「那天晚上,我們就和工廠通話,」克內普勒告訴法新社(AFP)說,「這種關稅下,我們根本無法負擔把自己的產品運回美國。」對克內普勒和他的公司而言,這項決定尤其沉重,因為他先前才因應特朗普首任總統任內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而將戶外椅生產線由中國轉往柬埔寨。「當時中國的關稅是25%,而柬埔寨是零關稅,」他回憶說。搬遷這批龐大的機器和模具到柬埔寨花了他一年時間,如今卻又遇到新一輪高額關稅。

特朗普總統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政策。美聯社
隨著特朗普上週四實施所謂「對等」關稅上調,柬埔寨製椅雖面臨的稅率降至19%,但仍屬高額負擔。
克內普勒的遭遇,反映出許多將生產線外移海外、涵蓋從溜溜球到服飾等產品的美國企業共同的困境。面對壓力,各企業採取不同策略應對。有的將新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作為額外附加費;有的在關稅高到無法承受時暫停進口,希望特朗普能達成雙邊貿易協議,讓業務重獲可行性。
特朗普宣稱關稅由他國支付,並吹捧今年關稅收入達數百億美元——但企業對此說法提出質疑。「當產品進入美國時,我們就是繳納關稅的人,」克內普勒強調,「還沒賣出前,關稅就是由我們先付。」如今,為將生產線搬往柬埔寨而背負數十萬美元債務的克內普勒,開始擔心企業能否存活。
他形容,政策急速變動就像在轉動一個「不幸之輪」,每轉一次就出現一個新關稅。今年短短四個月間,柬埔寨出口美國的關稅計劃稅率從0%,變成49%、10%、36%,再到19%。
「沒有人知道明天會是多少,」他說,「三、四個月後的稅率更是毫無信心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