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人「北上熱潮」持續之餘,內地旅客訪港數字也見上升,隨着中港兩地互動日益頻繁,內地各大電子支付平台積極攻港,其中AlipayHK替任行政總裁梁溢堅表示,自2018年推出首個公共交通二維碼「易乘碼」後,目前已全面覆蓋本地及跨境公共交通網絡,為港人及內地客提供北上南下無縫支付體驗,帶動過去半年本地「Call車」日均單量大增逾400%,各大平台叫車成功率平均超過9成。




旅發局早前公布,今年上半年有約2400萬訪港旅客人次,當中內地旅客高達1780萬人次,按年增加1成。在內地旅客需求增加下,本港除了增加文化深度體驗及「打卡」景點外,因應交通出行習慣,港鐵、巴士及的士等交通工具,現時也相繼接受「二維碼付款」。
向的士司機提供收款碼
政府現時正積極推動改善的士服務及網約車合法化,當中包括強制所有的士司機於明年4月1日後,必須容許乘客以電子繳付的士車費,並已向5支的士車隊發出正式的士車隊牌照,以提供網約服務。
內地電子支付平台也成為一個重要推手,為交通業界提供數碼解決方案,梁溢堅表示,他們已向廣大的士司機提供專用收款碼,接通司機帳戶達3.8萬個,收取的車資會即日存入司機帳戶,並免收手續費、免網絡連接及免安裝。
滿足本地海外出行需求
香港網約車網絡已逐漸成形,梁溢堅稱現時AlipayHK與各大網約車平台合作,以司機運力、地圖路線規劃技術、乘客與司機配對計算能力作為服務標準。現時AlipayHK支援的網約車平台擁有大量司機合作夥伴,並以先進技術配對司機,令用戶叫車成功率平均超過9成;Call車後平台會推薦最佳路線,確保司機不會兜路。截至今年6月底,AlipayHK本地叫車日均單量按年增長逾400%;該平台亦支援北上叫車,日均單量則按年增逾300%。

跨境交通方面,AlipayHK已接入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及東莞等大灣區主要城市,以及上海、成都等。近日亦公布於年內接入其他海外「龍頭級」網約車平台,完善用戶於本地、中國內地,以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地叫車體驗。
部署電動車技術方案
除了的士及網約車服務,香港及廣東省政府亦積極推動「港車北上」及「粵車南下」,各支付平台亦摩拳擦掌,吸引車主使用其服務。梁溢堅指,正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同時順應市場發展與車主需要部署創新技術方案,例如為車主提供無縫泊車與支付體驗,以及通過提供與內地相似的支付與服務體驗,吸引更多內地旅客訪港。
電動車日漸流行下,截至今年7月,AlipayHK本港電動車充電設施覆蓋按年增長86%,停車場覆蓋按年增長達330%。目前全港已有3成停車場、6成電動車充電設施,以至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和運輸署「易通行」系統,均支援AlipayHK付款。

今年獲納政府交通補貼
事實上,政府於2021至2023年推出電子消費券後,有助電子支付加速在港普及,AlipayHK於今年起正式獲接入政府「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市民乘搭各主要公共交通服務時支付單程車費,或以港鐵手機應用程式乘車付款,有關交通費用會被用作計算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