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郵報》社論:
譯:曾維燊
圖:美聯社
美國農民,不少屬於堅定的共和黨支持者,正對近來的政府政策感到不解,彷彿正遭受「友軍火力」打擊。在總統特朗普推行關稅、驅逐非法移民及準備施行新規管措施之下,農業成為受衝擊最深的行業之一。
美國大豆與玉米出口商憂慮貿易戰將引來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報復,這些國家正是美國農產品的主要市場。美國大豆協會(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雷格蘭(Caleb Ragland)直言:「關稅不是鬧着玩。」他的發言,正是針對特朗普早前呼籲農民「在美國國內銷售產品,享受其中」的說法。
同樣受影響的還有畜牧業與果菜種植者。當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大規模進入農地搜捕非法勞工時,農民們眼睜睜看着原本在田間工作的移民工人被帶走。據估計,約一半的農場勞工缺乏合法身份。
一些農民回報,在ICE突擊行動之後,高達七成的員工會因恐懼而選擇不來上班。行動經常發生在農產品的採收期,從莓果、綠葉菜到西蘭花、花椰菜等都屬於「黃金採收窗口」只有數日的作物。錯過時機,整季心血將成泡影。
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日前發言稱,美國醫療補助(Medicaid)計劃中有3400萬名身體健全的成年人可取代非法移民從事農場勞動。此言一出,在農業界激起強烈反彈。西部農業者協會(Western Growers)會長普利亞(Dave Puglia)表示:「在田間採摘和包裝的工人,其實是高度專業的。誰覺得人人都能做,就請去親身試一試。」
另一方面,「讓美國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運動也令農民戒慎恐懼。小羅拔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領導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最近發表報告,警告農藥草甘膦(glyphosate)與莠去津(atrazine)的潛在危害。但這兩種農藥在全球農業中已使用數十年,普遍應用於多種作物上。
全國玉米種植者協會(National Corn Growers Association)行政總裁卡斯基(Neil Caskey)表示:「我們擔心的是,政策針對的根本不是問題。」他警告,若政府如預期在8月12日公布的建議中包括禁止草甘膦或莠去津,將會「令整個美國農村陷入混亂與痛苦」。
美國政治中對農業如此直接進攻的情況相當罕見。農民一向獲得政府支持與補貼,農業法案每次續期都包括數以十億元計的援助。特朗普早前在國慶日簽署的稅改法案亦納入660億的農業支出。
儘管龐大的補貼能讓不少農民繼續支持特朗普,但他的政策實質所帶來的傷害難以逆轉。若ICE真要驅逐絕大部分農場非法工人,許多作物根本無法收成;若禁止草甘膦,許多農民將面臨倒閉風險。
特朗普似乎意識到這種風險。他在六月曾暗示,ICE將不再針對農業與酒店業的移民工人,這也是商界一再公開與私下所敦促的。然而,這項決定亦冒着損害他強硬移民立場形象的政治風險。事實上,農場與酒店的突擊行動在短暫停歇後仍有繼續。
目前,美國糧食供應所承受的經濟衝擊仍未完全浮現。價格雖已開始上升,情況尚未至於最壞。但若政府在多項與農民利益對立的政策上採取極端作法,將真正對美國糧食供應造成破壞。理想的應對方法不是等農民走投無路才出手補救,而是事前避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