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雨︱梁榮武拆解長條形雨帶造成「列車效應」 一日內兩度改發黑雨並不罕見

天文台由上周二至昨日,8日內發出4次黑色暴雨警告。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昨日暴雨有一個特別格局,雨帶是長條形,造成「列車效應」,如一卡接一卡地長時間影響本港,但對於天文台昨日短時間兩度由黃、紅轉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他認為並不罕見,反映了昨日是「非一般」的大雨,是破紀錄的雨勢。

梁榮武今早(8日6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昨天雨帶有一個特別的格局,就是呈長條形態,屬東西走向,雨區由西向東移動,導致雨帶每一個部位都完全經過香港,換句話說如果這條雨帶有幾百公里長,本港就會有很長時間受到這條雨帶影響,會出現「列車效應」連場大雨,所以天文台昨錄得368.9毫米雨量,打破了自 1884 年以來8月份單日雨量最高紀錄。

天文台昨日一天內兩次改發黑雨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fb圖片
天文台昨日一天內兩次改發黑雨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fb圖片

 

天文台昨日一天內兩次改發黑雨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fb圖片
天文台昨日一天內兩次改發黑雨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fb圖片

 

天文台昨日錄得368.9毫米雨量,打破了自 1884 年以來8月份單日雨量最高紀錄。天文台fb圖片
天文台昨日錄得368.9毫米雨量,打破了自 1884 年以來8月份單日雨量最高紀錄。天文台fb圖片

 

昨日出現黑雨受到「高空擾動」等多個因素影響。天文台fb圖片
昨日出現黑雨受到「高空擾動」等多個因素影響。天文台fb圖片

 

昨日連場暴雨,全港多處出現水浸。資料圖片
昨日連場暴雨,全港多處出現水浸。資料圖片

 

多個條件同時出現形成大雨

梁榮武解釋,導致連場大雨的原因很多,昨天主要是受到低壓槽,以及活躍的西南氣流影響,加上水氣非常充足等因素。其次還有「高空擾動」,風向並非平直的西風,有時西南偏西,或西北偏北,他舉例如兩名小童玩跳繩 ,只要有一邊移動方式有變,都會影響波動情況,於是將原本雨區發展得更厲害。另一原因是「高空輻散」, 這幾個條件同時出現時,就會形成大雨。

他又指,今次暴雨與2023年的「世紀黑雨」不同,雖然當年都有「列車效應」,但其雨帶是南北走向,由南向北移動,而且是由熱帶氣旋殘餘的外圍雨帶導致。但今次暴雨則是由低壓槽引致,是東西走向,所以雨帶也是東西走向。

相關新聞:4日3黑雨 天文台撰文解釋三大成因 稱AI一周前已預測到

會根據實際情況而發出暴雨警告信號

對於黑雨生效逾11小時,以及兩度於短時間內由黃、紅轉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梁榮武指,天文台每個暴雨警告都有客觀標準,視乎大雨毫米量而決定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但在業務運作時未必會跟足,會視實際情況而定,天文台有說明標準僅屬指導性質,如預測到短期內將再有黑雨級別大雨,便不會立即轉換警告訊號,因不想訊息轉得太快,令市民混亂。

他認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平均一年會有一兩次, 而一日內兩次由黃、紅轉黑,並不罕見,反映了昨日非一般的大雨形勢,是近乎破紀錄的大雨,這亦從昨日全日總雨量中反映出來。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