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上路 消費者將面臨哪些衝擊?

新關稅上路後,各類商品面臨不同漲價壓力。美聯社

特朗普政府公布最新關稅政策後,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週五早上醒來,發現其貿易政策雛形逐漸清晰,但對這些關稅將如何影響日常生活仍充滿疑問。

根據週四晚間宣布的內容,美國將對66個國家、歐盟、台灣與福克蘭群島實施新關稅。其中,對寮國課徵40%關稅、瑞士39%、南非30%。部分國家如柬埔寨,其出口產品關稅則低於原先特朗普威脅的水準。此外,所有新關稅的生效日期自原訂的8月1日延後至8月7日。

《美聯社》報道,康乃爾大學戴森應用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文東(Wendong Zhang,音譯)指出,這波公佈的稅率雖然仍會抬高物價,但比原先預期溫和,例如印尼的關稅從春季宣布的32%降至19%。但他也強調,關稅本質就是一種稅,美國消費者仍須承擔部分成本,「價格仍會上升,只是不會達到最壞情況那麼劇烈。」

企業反應不一,一些汽車製造商暫時自行吸收成本,但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EssilorLuxottica已調漲美國售價。該公司旗下Ray-Ban太陽眼鏡在墨西哥、泰國與中國生產鏡片,在義大利生產高階鏡框。

美國商務部表示,6月物價年增率為2.6%,高於5月的2.4%,也超過聯準會的2%目標。家具、家電與電腦等進口依賴度高的商品價格明顯上漲。

張文東指出,未來幾個月,美國人可能會在家電、含鋼鋁的產品、玩具、廚具、電子產品與居家用品等項目感受到漲價壓力。他強調,15%的關稅不等於商品價格立刻上漲15%,因為企業早已預期這些政策,事先大量囤貨或調整供應鏈來降低影響。

根據非黨派的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本週報告,食品價格幾乎肯定上漲。香蕉、咖啡等美國無法自給的產品,進口成本上升將轉嫁給消費者。魚類、啤酒與烈酒價格也將受波及。

Conagra Brands公司(旗下產品包括紅番茄醬與鮮奶油)估計關稅將使其年度成本增加2億美元,主因為鋁鋼稅負。該公司已轉向其他供應商,並預告將調漲價格。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