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維燊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採取前所未見的關稅戰略,雖然引發廣泛爭議,但在其政府內部,對成效的信心卻前所未有地強烈。隨着8月1日「對等關稅」期限將至,特朗普團隊認為多項雙邊協議、強勁的關稅收入、以及金融市場的穩定,都是其政策成功的體現。
過去一週,美國與多個主要貿易夥伴陸續達成協議。美國平均實際進口關稅稅率升至近百年來高點,市場雖一度動盪,但整體股市仍接近歷史高位,通脹預期亦未出現惡化。美國整體經濟表現強韌,未受預期中的衝擊。
特朗普自4月2日宣布10%通用關稅以來,一直未改其方針,更表示考慮針對約150個國家實施15%至20%的基準關稅,取代現行的通用稅率。白宮仍未公布最終關稅水平,但明確指出:未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將於午夜前獲悉其最終關稅稅率。
手續混亂 各國焦急應對 執行命令仍未最後敲定
雖然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強調,特朗普會於今日簽署行政命令以正式實施新關稅,但各國臨時提出談判要求,令程序複雜化。多國海關與進口商面對稅率變更在即,卻仍未掌握清晰細節,一名企業主管形容整個過程「相當混亂」。
特朗普近日亦宣布,印度將被課以25%關稅,另加就其與俄羅斯能源交易的額外懲罰。上月亦有17個國家收到美方來函,載明若未能如期達成協議,將按信中稅率徵稅。
國會民主黨猛烈批評 質疑合法性與透明度
參議院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的「拼湊式關稅政策」提出強烈批評。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斥責此舉「令美國在國際間成為笑柄」,並稱這是「對美國人民發動的貿易戰」,沒有計劃、沒有誠信,完全是一片混亂。
民主黨參議員凱恩(Tim Kaine)更計劃提出立法,挑戰對巴西徵收關稅的合法性,質疑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毫無根據。參議員懷登(Ron Wyden)及坎特威爾(Maria Cantwell)則批評,白宮未有如實向國會交代政策,相關做法恐怕滋生貪污與政治干預。
股市起伏不定 但七月整體收穫不俗
週四股市普遍下滑,道指下跌330點(0.74%),標普500跌0.37%,納指微跌0.03%,但整體七月仍錄得上升。標普連續第三個月上漲,月升2.17%;納指連續四個月上漲,七月升幅3.7%。
市場自四月初低點以來持續回穩,投資者逐漸將注意力從關稅轉移至企業盈餘與就業數據。華爾街現時聚焦即將公布的七月份就業報告,預期將成為新一輪市場波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