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不法份子利用AI深偽政府官員幾可亂真的聲音試圖騙人,甚至有幫派和駭客夥同朝鮮等國家,偽造影像佯裝企業執行長和基層員工來進入美國重要系統或盜取商業機密,情況令人憂慮。
在AI技術突飛猛進下,製作逼真的深偽內容比過去更容易,對政府、企業和個人造成嚴重安全問題,也使信任成為數碼時代的最寶貴物品,今夏有人假冒國務卿盧比奧聲音致電各國外長事件就是明顯例子。
如要解決這種挑戰,需要通過立法、數碼素養的提升以及用更多AI技術對抗AI的技術解方。
科技公司Pindrop Security創辦人兼執行長巴拉蘇布拉馬尼揚(Vijay Balasubramaniyan)直言,「作為人類,我們很容易受騙」,但他相信解決深偽挑戰的解方就在眼前,「我們將予以反擊」。不少研究員、公共政策專家和科技公司正在研究最好對策,解決由深偽技術帶來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挑戰。
新法規可能要求科技公司採取更多行動,辨識和標記其平台上的深偽內容並將它們下架,議員們也可能提高利用數碼科技詐騙他人的刑責。
對數碼素養做出更多投資,透過教導人們如何辨識假媒體,也可以提高人們抵禦網上詐騙的能力,以免淪為受害人。
抓出AI造假的最佳方法也許是另一種AI程式,透過訓練找出深偽內容中人們肉眼未必發現的些微瑕疵。
Pindrop等系統會分析任何人說話的數百萬個數據點,迅速找出異常處。例子是這些系統可用於工作面試或視訊會議,以識別某人是否用語音複製程式。
巴拉蘇布拉馬尼揚認為,類似程式終有一天變得普遍,當人們與同事或至愛進行網上對話時在背景運行。他又指,深偽內容可能有一天像垃圾郵件一樣成為科技挑戰,像當年垃圾郵件一度威脅電郵的實用性。
他說︰「你或許採取失敗主義的觀點,說我們會屈服於假訊息,但我相信這不會發生。」
▍美聯社首都華盛頓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