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紐約州長柯謨以獨立身分重啟市長選戰,承諾比初選更積極的地面策略,但目前主要走訪初選支持他的布朗士、皇后區、東紐約、布朗斯維爾區(Brownsville)、史丹頓島及上西城等地區。
《紐約郵報》報道,柯謨於月中宣布繼續參選,承認在對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的初選中「過於保守」,承諾「走近選民」並加強攻擊。
民主黨策略家楊哲普(Trip Yang)表示,柯謨在普選初期仍聚焦初選表現較佳的溫和選民區,這些地區在11月普選中可能繼續支持他。他指出,柯謨避免造訪馬姆達尼大幅領先的威廉斯堡、阿士多利亞(Astoria)及公園坡,因在這些左傾地區突破困難。
柯謨發言人阿澤帕迪(Rich Azzopardi)表示,「我們不去民主社會主義者俱樂部,但新競選將遍訪各地,與所有人對話。我們相信所有地區都有進步空間,尤其普選選民更廣,關注度更高。」
柯謨自重啟競選已走訪16個社區,包括中城、華盛頓高地及霍利斯(Hollis),周末計劃前往傑克遜高地、東哈林及華奴斯(Gowanus)。相較初選「玫瑰園」策略,他現更開放接受媒體單獨採訪。
柯謨競選效仿馬姆達尼,發布更隨性的對話影片,展示其與居民握手、訪老人中心及在社區餐廳點餐。楊哲普評論說,「柯謨似更有活力,但或許不夠強勁。」
柯謨面臨多重挑戰。馬姆達尼初選以13個百分點爆冷勝出,令政治圈及富豪捐贈者震驚。近期,工會及眾議員埃斯帕亞特(Adriano Espaillat)等轉而支持馬姆達尼。柯謨與現任市長亞當斯競爭,兩人採溫和親商立場對抗馬姆達尼的社會主義。部分初選支持柯謨的捐贈者轉向亞當斯,認為其更能擊敗馬姆達尼,亞當斯籌款激增並獲多個執法工會背書。本報訊

分析師指柯謨目前的競選行動比之前更有活力。Angelina Katsanis/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