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政府會否檢討實施已超過50年的新界原居民的小型屋宇政策。署理發展局局長林智文表示,終審法院於2021年就小型屋宇政策的司法覆核作出裁決,確認小型屋宇政策下的所有安排,包括免費建屋牌照、私人協約及換地安排,均屬《基本法》第40條所指的新界原居民合法的傳統權利和利益。鑒於小型屋宇政策的歷史背景,其已運作多年,而終審法院亦確認是合法、合憲,當局現時並無計劃檢討有關政策。
小型屋宇申請審批提速 年批核量增55%
林智文續稱,政府理解合資格的新界原居民建屋的需要,當局自2021年起透過精簡處理小型屋宇申請的程序,以加快審批進度,包括同步開展多方面程序、簡化處理反對意見的程序,以及與申請人進行面對面會議以直接討論等,相關措施已逐步見成效,地政總署於2022年至2024年間,每年平均處理超過2,500宗申請,超出其2,300宗的服務承諾;而每年批出的申請數量亦由2022年的逾500宗增至2024年的逾800宗,增幅超過55%。





元朗試行自行核證計劃 審批目標縮至10周
林智文指,為加快小型屋宇發展,地政總署於今年1月在元朗地政處以先導形式,推行自行核證計劃,讓地段業權人可以選擇自費委聘註冊專業人士,擬備並提交自行核證完成完工證規定事項的相關證明書,從而善用業界資源加快審批,亦為計劃下提交的申請精簡和加快審批流程,目標是在收到所有所需文件後10個星期內完成處理,署方已於今年7月把計劃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北區地政處。
他又稱,政府已委託顧問進行研究,就北都發展如何進一步推動「城鄉共融」制定政策和方向,過程中亦會諮詢包括村民在內的不同持份者,當局會適時向立法會匯報進度。
至於建議興建「丁廈」,他指不論是政策、法律或規劃層面,「丁廈」建議均大幅偏離或改動現行小型屋宇安排,而政府正全力以赴推進北都發展,形容這是社會共識,亦是政府優次,「丁廈」亦有其爭議性,在社會內引發討論會分散政府精力和資源,因此當局不認為現時應就「丁廈」予以考慮。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