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首席法醫辦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Medical Examiner)再發現實驗室問題,45個DNA樣本在40宗案件中受污染,引發對2021年兇殺案影響的質疑。發言人博爾瑟(Julie Bolcer)表示,2024年8月啟動的內部審查發現,部分受污染樣本(少於20個)被上傳至聯邦DNA資料庫CODIS,其後被緊急移除,但強調,這些樣本未與已知罪犯關聯,未導致錯誤逮捕或未決案件誤認。
《每日新聞》報道,此審查是法醫辦公室的最新爭議。2023年12月一名資深分析師及兩名刑事鑑識人員因違反聯邦及內部政策,自簽DNA分析報告被停職。2019年,皇后區一名男子因錯誤DNA檢測險被判竊盜罪,後獲撤銷指控。目前的「根本原因分析」審查2024年3月1日至8月8日的2萬3900個DNA樣本,每月向紐約市警務處、檢方及辯護服務機構通報。
博爾瑟表示,問題因品質保證措施發現,辦公室已加強監督及改善清潔規程。法醫生物學部主任奧康納(Craig O’Connor)稱,8月措施有效解決污染問題,實驗室致力為司法系統提供高品質工作。布碌崙兇殺案被告伯穆德斯(Culture Bermudez)案中,辯護律師里奇曼(Stacey Richman)4月要求重檢兩份DNA樣本,一份被驗出受污染,審判中雙方均提及此事,而伯穆德斯最終被判兇殺罪。
里奇曼質疑污染範圍,問道「為何一份樣本污染,另一份未污染?還有多少未發現的污染案例?」法律援助協會(Legal Aid Society)DNA部門督導律師張珍妮(Jenny Cheung,音譯)認為,法醫辦公室應擴大審查範圍,查明污染問題的起始時間及普遍性。本報訊

市首席法醫辦公室去年8月啟動內部審查。 Clark Hodgin/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