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車輛兩小時停泊限制法案 三藩市市參事會9對2票通過

「無家可歸者聯盟」執行主任費登巴赫受訪時怒批市府「頭痛醫腳」。記者陳程威攝

三藩市街頭的露營車,法案通過後去留未卜。 記者陳程威攝

三藩市市參事會本周二(15日)以9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市長羅偉提出的「大型車輛兩小時停泊限制法案」。此法案針對愈來愈多的無家可歸者以露營車(RV)為居所的現象,規劃配套安置與執法機制。市府強調將以「關懷與問責」方式推進,但無家可歸者聯盟及倡議團體批評此舉實為「變相驅趕」,將加劇街頭露宿問題,並對移民與低收入社群造成衝擊。

新法規定,全市街道將對大型車輛(包括RV)實施兩小時停車限制,未持特別許可證者將面臨開罰或拖車。市長辦公室表示,針對2025年5月前已居住於露營車的市民,將提供65個快速安置補助名額,並啟動「車輛買回計劃」,以現金補助換取露營車。

無家可歸者聯盟執行主任費登巴茨(Jennifer Friedenbach)批評市府提出的配套遠遠無法應對實際需求。目前全市至少有427戶RV家庭,安置資源卻嚴重不足。費登巴茨進一步指出,市府從未與露營車居民進行實質溝通,許多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列入許可名單。她直言,「這根本就是對露營車居民的攻擊,毫無同理心可言。市府只是不喜歡露營車出現在街頭,想要清除這些被視為『不雅觀』的畫面。」

來自瓜地馬拉、現居露營車的一名居民Carlos無奈表示:「我每月只能賺3,000元,要繳房租又要照顧我殘障的哥哥根本不可能。那些政客不需要住在露營車裡,但我們需要,這是我們唯一的家。」

投反對票的市參事華頌善直指此政策「不只是不現實,更是殘忍」。「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項立法時,我心想,難道我們突然為1,400多名住車上的人找到了住房?當然沒有,」他指出,「這項提案承諾的庇護所並不存在,優先安排RV住戶,犧牲了那些早已睡在街頭的市民。」

華頌善指出,市府先前在灣景社區設立的「車輛三方中心」(Bayview Vehicle Triage Center)早已證實無效,現在卻想擴大規模,「這是一項注定失敗的計劃。」

他表示,「尤其在當前移民、有色人種與工薪階層正面臨全面壓迫之時,我無法支持這種驅趕行為。」

羅偉在會後聲明中表示:「這是我們向前邁出的一大步,讓住在車上的家庭擁有更好選擇,也讓市民的街道更安全、更整潔。」

市府指出,將啟動多項配套措施,包括專責外展團隊、非集中式臨時安置、車輛買回機制、特別許可證制度,以及跨部門協調與追蹤。市參事陳詩敏表示,理解法案引起社區擔憂,尤其是關心露營車居民處境的民眾。她表示會持續要求市府提供進度報告與資源配置說明。「我不會輕易對市府承諾掉以輕心,將持續監督其是否落實人本導向與效果導向。」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