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聞頻道NewsNation報道,馬來西亞7月1日禁止自美國進口塑膠廢料,原因是美方未批准《巴塞爾公約》。此舉可能對加州構成重大影響,因為加州是出口塑膠廢料至馬來西亞最多的地區之一。
自中國2018年禁止接收美國廢物後,馬來西亞成為主要替代目的地之一。根據馬國公布的新指引,禁止從未批准《巴塞爾公約》的國家進口塑膠及有害廢料。該條約旨在減少有害廢物跨境轉運,並促進安全處理,目前美國、海地與斐濟等少數國家未有批准。
根據規定,馬來西亞僅接受來自締約國的進口廢料,且必須在出口地完成預檢驗。
香港塑膠回收公司Fukutomi行政總裁Steve Wong電郵回應《洛杉磯時報》指出,新規已導致港口嚴重積壓,市場陷入停滯。他表示,港口與堆場的廢料庫存日益增加,而馬來西亞對新制度的執行標準與時間表尚未明朗,塑膠廢料市場實際上已凍結。受影響最大的為用於製作購物袋、保鮮膜及垃圾袋的塑膠原料。進口規定收緊,回收商、貿易商與供應商均反映塑膠廢料幾乎無法流動。
根據加州廢物回收局(CalRecycle)數據,加州2022年共出口約1,130萬噸可回收物料至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中國、南韓與墨西哥等地。數據未細列各國比例,但馬來西亞一直是加州塑膠廢料主要出口地之一。
CalRecycle發言人表示,加州致力於全球減塑,過去十年已大幅減少出口。但目前仍依賴海外處理,馬來西亞新禁令可能令部分回收物流中斷。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