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聽起來像是恐怖電影的情節,卻是美國政府保護畜牧業的重要計劃——透過培育數十億隻特殊蒼蠅,來對抗可能重創牛肉產業、危害野生動物甚至危及寵物性命的寄生蟲。這項看似詭異的科學技術,其實擁有輝煌的成功紀錄。
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動物寄生蟲的助理教授埃德溫·伯吉斯表示,「這是一項極其出色的技術,在將科學轉化為解決重大問題的方案方面,堪稱史上最偉大的典範之一。」

一名工人在巴拿馬帕科拉一家不孕蠅養殖場將新大陸螺旋蠅幼蟲放入托盤中。AP
目標害蟲是新世界螺旋蠅(學名:Cochliomyia hominivorax)的食肉幼蟲。美國農業部計劃大規模培育這種蒼蠅的雄性成蟲,並在施以輻射絕育後釋放到野外。這些絕育雄蠅與野生雌蠅交配後,產下的卵無法受精孵化,從而逐步使該物種滅絕。
相較於傳統噴灑殺蟲劑,這種方法更有效且環保。美國與巴拿馬以北國家早在數十年前就藉此成功根除該害蟲。雖然巴拿馬的絕育蒼蠅工廠多年來有效控制蟲害,但去年底該害蟲再度現蹤墨西哥南部。
空投絕育蒼蠅存在風險——上月墨西哥與瓜地馬拉邊境就發生運送飛機墜毀事故,造成3人死亡。1950年代試驗階段,科學家曾將蒼蠅裝入紙杯透過特殊滑槽空投,後改用「旋轉打包機」裝箱。現今仍沿用類似方法:輕型飛機投放裝滿蒼蠅的板條箱。
伯吉斯將1950-60年代絕育蒼蠅技術的發展譽為農業部「最輝煌的成就之一」。如今有農業官員主張,新建工廠不應在成功防治後再度關閉。伯吉斯警示道,「那些我們自認完全掌控、宣告已戰勝的威脅,隨時可能死灰復燃,保持持續防治能力至關重要。」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