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陳健波倡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 資助自願交出公屋長者在國內置業

2025年施政報告9月公布,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就施政報告提出相關建議。他建議政府必須就人工智能制定前瞻性策略,亦建議政府持續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資助願意交出公屋的長者在內地置業,延長「雙倍免稅額」至子女出生的首3年等。

培育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語言人才

在經濟政策方面,陳健波認為有研究指2030至2060年間,有半數職位將被AI取代,政府必須制定前瞻策略,涵蓋人力轉型與社會保障體系調整。他亦建議香港應重點發展多元資產穩定幣,特別是錨定人民幣、港幣及貴金屬的項目,填補亞洲市場缺口,確立實體資產數字化的領導地位。為拓展非美元業務,他認為需培育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語言人才,結合實習與企業聘用渠1道,突破新興市場的溝通障礙。

鼓勵長者自願到大灣區城市退休

在民生政策上,陳健波認為人口高齡化是香港另一嚴峻挑戰。香港60歲以上人口已佔總數31%,長者戶佔公屋總量四分之一。他建議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鼓勵 65 歲或以上長者自願到大灣區城市退休,例如資助願意交出公屋的長者在內地置業,加速公屋單位流轉,或將空置較多的老舊公屋清拆,改為人才公寓。他亦建議政府以交通意外援助計劃為起點,持續將打擊濫用舉動擴展至各種社會福利,包括綜援、公共福利金等,建立跨部門中央數據庫,透過跨部門合作及嚴厲懲罰,杜絕福利漏洞。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就施政報告提出相關建議。資料圖片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就施政報告提出相關建議。資料圖片

 

他建議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鼓勵65歲或以上長者自願到大灣區城市退休,例如資助願意交出公屋的長者在內地置業。資料圖片
他建議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鼓勵65歲或以上長者自願到大灣區城市退休,例如資助願意交出公屋的長者在內地置業。資料圖片

 

他又認為現時政策側重為長者提供福利,忽略長者的價值與潛力。資料圖片
他又認為現時政策側重為長者提供福利,忽略長者的價值與潛力。資料圖片

 

陳健波亦建議公立醫院為所有孕婦提供T21產檢,延長「雙倍免稅額」至子女出生的首3年。資料圖片
陳健波亦建議公立醫院為所有孕婦提供T21產檢,延長「雙倍免稅額」至子女出生的首3年。資料圖片

 

陳振英則建議將北部都會區展覽設施設於會展中心。
陳振英則建議將北部都會區展覽設施設於會展中心。

 

延長「雙倍免稅額」至子女出生後首3年

他又認為現時政策側重為長者提供福利,忽略長者的價值與潛力。建議開創銀齡專屬服務場景,培訓資深從業者成為文化導覽員,於故宮文化博物館、郵輪碼頭等地提供深度服務,配合彈性工時與設立「銀齡就業免稅額」,將銀髮族群轉化為社會資產。

因應香港生育率屬全球最低,陳健波亦建議公立醫院為所有孕婦提供T21產檢,建議延長「雙倍免稅額」至子女出生的首 3 年、增加托兒名額等措施,讓更多婦女放心投入勞動市場。

陳健波又建議將年金與強積金自願供款的扣稅額分開計算(各6萬元),並允許為非工作配偶申報年金免稅額,實質強化中產退休保障。

陳振英倡北部都會區展覽設施設於會展中心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亦就施政報告提出相關建議,包括延伸「跨境理財通」至北京和上海兩市,將個人投資額度由現時300萬元人民幣提升至800萬元人民幣,並拓寬雙向投資產品類別,開放更多元化及風險等級較高的產品;他亦建議鼓勵中概股回流在港雙重上市,放寬上市公司的公眾持股量規定等。

至於北部都會區,陳振英則建議將北部都會區展覽設施設於會展中心,參考內地大型展示館做法,以較突出方式介紹北都發展規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