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物流業ESG實踐率低 恐淘汰中小企 業界促設專業認證助接軌國際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CILTHK)及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今日(3日)發表一項關於運輸物流業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發展的調查結果,顯示業界從業員對ESG的認知水平屬中等,但實際落實程度卻明顯偏低,認知與實踐存在差距。調查亦發現,企業規模及資源分配是影響ESG成效的關鍵因素,建議加強培訓及制定行業特定框架,以助企業落實ESG措施。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發表一項關於運輸物流業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發展調查結果。曹露尹攝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發表一項關於運輸物流業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發展調查結果。曹露尹攝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曹露尹攝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曹露尹攝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主席于承忠。曹露尹攝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主席于承忠。曹露尹攝

 

國際運輸物流學會副會長梁啟元。曹露尹攝
國際運輸物流學會副會長梁啟元。曹露尹攝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會長周文生。曹露尹攝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會長周文生。曹露尹攝

 

ESG成吸引人才及客戶重要指標

調查在今年1月至4月進行,共訪問213名業界專業人士。結果顯示,業界對ESG的認知程度中等,但實踐水平較低,尤其在「可持續採購」方面表現最弱,主因是成本高昂及供應商選擇有限;「健康與安全」及「能源與廢棄物」則落實較佳。

調查指出,44%受訪企業設有專門的ESG資源,惟財務資源不足、缺乏合格人員及法規複雜性,成為業界主要挑戰。香港目前未有針對物流業的ESG專業認證,企業在招聘相關人才時面臨困難。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主席于承忠根據調查結果及政府早前公布的物流業ESG路線圖,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加強中小企支援、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專業認證、制定實施指南、協同政策發展,以及建立評級機制。

調查亦發現,74%受訪者認為ESG有助增加商機及降低風險,尤其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領域實踐率較高,如快遞、電商物流。于承忠強調,ESG已成企業吸引人才及客戶的重要指標,呼籲各界合力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易志明指出,ESG要求已成為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易志明指出,ESG要求已成為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易志明:ESG關乎企業「生死存亡」

航運交通屆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指出,ESG要求已成為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中小企若未能跟上國際標準,恐面臨「隨時無生意做」的風險。他比喻情況如同80年代ISO 9000認證普及時,未達標企業難以接單,強調現時ESG合規同樣將成市場門檻。  

他舉例,有本地廠商因供應商無法滿足美國客戶的ESG要求,被迫維持低於10%的本地採購比例。政府將加強支援中小企應對相關要求,業界亦需積極配合,以免落後於國際趨勢。

國際運輸物流學會副會長梁啟元認為,ESG議題刻不容緩,尤其香港正發展北部都會區,涉及龐大投資。他以基建為例,指興建高速公路、運輸網絡或大型貨倉等設施後,將使用數十年,若未能符合ESG標準,將難以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他希望加快推動ESG標準落實,確保香港可持續發展。

記者:曹露尹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