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寫過《畀面派對新常態》,有不少身同感受的朋友私底下表示極有共鳴,平時卻不見其宣諸於口,原來純粹顧全大局,甚至為存厚道而已。帶出反面教材不只為捉人錯處,亦可視之為當頭棒喝,提示自己要反躬自省。
生活離不開手機,究竟係人操控手機抑或手機控制人?真心講,身邊多的是人機早已合一的難捨難離,該如何區分?遇上私人聚會,手機拍照留念,一按即分享,早已成常態,回憶感覺也是甜。然而在一些比較Formal的場合,例如商務交流、開幕禮、頒獎禮等官式或較嚴肅的場合,動輒拿起手機彈出彈入彈來彈去捉高官名人自拍(Selfie),即使人家不好意思拒絕,在顧及場口是否合適之餘,也必須先檢測自己所揹住的身份是否恰當,尤其當這些手機前置鏡頭拍攝出來的自拍照通常解像度較低,特別是當拍攝者未及抹乾淨手機上充滿面油和手指模的前置鏡頭便舉機自拍,出來的效果會怎樣?你懂的。個人相信被拍攝的高官名人亦未必想這張照片被放上社交平台。
「刷存在感」本屬人性基本,因為我們都渴望被看見、獲認可。透過刷存在感展示自己的身份與人脈,無可厚非;然而,當方式失當或動機扭曲,便容易刷出禍。身邊不少較資深的新聞從業員,對於與高官名人合照尤其謹慎,亦不會胡亂放上社交平台。新聞從業員的角色必須中立,讀新聞系出身的資深新聞界朋友,都謹記保持中立的重要,為防瓜田李下,被指控角色甚至利益衝突。Selfie成癮,一不小心,隨時會身陷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