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迎關稅戰|東南亞太陽能板面臨出口困難 學者指或拖慢全球碳中和步伐 港商:或可受惠降價契機

【關稅/東南亞/太陽能板/中國】中美角力再起,「戰場」之一、被美方視作中國企業「洗產地」的東南亞國家出產的太陽能板關稅勢升。美國商務部早於去年已倡向柬埔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加徵「反傾銷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本周二(20日)更作出結論,指四國出口的太陽能產品實質威脅到美國製造商,即意味美國商務部將發出加稅命令,料6月實施 。按商務部4月計算關稅,相關國家最高將被徵3521%重稅。有本港太陽能板業內人士向《星島》表示,中國企業生產全球八成光伏板,雖然美國加稅或衝擊供應鏈,令東南亞等地難向美方傾銷庫存,但香港可能受惠於「降價出口」契機;有學者指,美國依賴中國製造的光伏板發展太陽能產業,加徵關稅最終會阻礙美國乃至全球碳中和的步伐。

美國去年從柬埔寨、越南進口138億元太陽能板  佔整體進口量6成

美國多次以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等四國設廠生產太陽能板,以低價傾銷至美國市場,產生「不公平的國家補貼」為由,倡會加徵關稅;上月更明言稅率將進一步提升至41.56%至3521%不等。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從這四國進口138億元的太陽能板,佔整體進口量6成。

太陽能是潔淨能源,美國對太陽能板加徵高關稅或阻礙全球全球碳中和的步伐。(資料圖片)
太陽能是潔淨能源,美國對太陽能板加徵高關稅或阻礙全球全球碳中和的步伐。(資料圖片)
本港不少場地亦正舖設太陽能網,業界指香港可能受惠於東南亞四國「降價出口」契機。(資料圖片)
本港不少場地亦正舖設太陽能網,業界指香港可能受惠於東南亞四國「降價出口」契機。(資料圖片)
本港不少場地亦正舖設太陽能網。(資料圖片)
本港不少場地亦正舖設太陽能網。(資料圖片)
鍾國斌指「如東南亞等地因美國收重稅,無法出口庫存,便要降價轉售其他地區,香港或可買到便宜貨物」。資料圖片
鍾國斌指「如東南亞等地因美國收重稅,無法出口庫存,便要降價轉售其他地區,香港或可買到便宜貨物」。資料圖片
鍾國斌指,美國意圖對太陽能板徵收驚人關稅,亦意味東南亞四國的商品將無法入口美國。(資料圖片)
鍾國斌指,美國意圖對太陽能板徵收驚人關稅,亦意味東南亞四國的商品將無法入口美國。(資料圖片)

鍾國斌 : 如東南亞因美收重稅無法出口庫存  香港或可買到便宜貨物

對太陽能板產業會受到何種衝擊,香港太陽能應用協會榮譽會長鍾國斌分析,中國在國際太陽能市場上扮演領先角色,是全世界出口光伏板最多的國家,且「產品成本低、有競爭力」。而香港目前所用的太陽能板亦主要從內地進口,由下訂單至真正取得貨物,一般只需約90至120天,「香港與內地距離近,運輸成本低,加上國產貨平靚正,故用得最多」。他續指,因本港是自由港,不需徵收關稅,故香港不但不受美國加稅影響,更可能因此受惠,「如東南亞等地因美國收重稅,無法出口庫存,便要降價轉售其他地區,香港或可買到便宜貨物」。

鍾國斌續指,美國意圖對太陽能板徵收驚人關稅,亦意味東南亞四國的商品將無法入口美國。但在正式加稅決定落實前,太陽能板仍能正常出口,「因之後生意或停曬,故在此之前,相信受影響四國工廠亦會盡快出清太陽能板庫存」。

對關稅會否促成中國企業再遷廠,以繞過關稅,鍾認為雖然繞道一時可行,但美國的最終目的似乎是針對具中資背景的工廠,故即使遷往其他國家再生產太陽能板,相信仍難逃遭調查及加稅風險。他續指,生產太陽能板很多工序已自動化,勞工成本佔比不高,惟搬廠最少要花兩至三年,在目前國際貿易市場變動大環境下,可說是「頗長的時間」。

對中美日前出聯合聲明為關稅戰降溫,鍾國斌稱早已不認為美國會放棄對四國太陽能板徵稅,「這個稅額並非是特朗普隨口一説,而是經過貿易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而定,且調查實則從拜登任期便開始進行」,且目前關稅戰仍在談判中,今次貿易委員會投票通過加稅,特朗普反而手上多一張牌與中國與東南亞談條件。

楊洪興 : 美若沒有中國產品進口  勢影響其太陽能產業發展

身兼香港太陽能學會會長的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楊洪興指,若加徵關稅,勢會影響中國太陽能板企業的海外收益,以及東南亞當地人民就業,但目前全球對太陽能板需求很高,「各地均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對太陽能產業需求高,中國的產品還是能出口到歐洲、非洲及南美等地。」

楊洪興續指,美國生產的太陽能板不但產量少,且價格昂貴,若沒有中國產品進口,勢影響其太陽能產業發展,「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此舉將拖慢本國乃至全球的碳中和脚步」。但他認為,高關稅即使實施也不會維持太長時間,因中美雙方必會達成協議。

記者 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