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引述消息報道,最少5家內地或香港公司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計劃在新加坡交易所以IPO或雙重上市方式掛牌,以拓展東南亞市場,當中包括能源、生物科技及健康護理企業等。此外,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有投行主管稱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查詢急增。
新交所去年僅4宗IPO
報道指出,新交所去年僅4家公司進行IPO,主要競爭對手港交所(388)則有71家新股上市。不過,隨着內地企業尋求擴展東南亞市場,新交所有望迎來更多新股上市活動,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下,促使中國企業尋找新的融資管道。
內企擬擴大東南亞業務
中國銀河證券旗下中國銀河國際投資銀行部主管Jason Saw表示,內地公司將新加坡視為通往國際市場的戰略門戶,同時在與中美貿易戰中,內地企業尋求進入或擴大在東南亞業務。
報道又指,中國銀河國際正與兩間中資企業合作,爭取最快今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亦有一位消息人士稱,部份內地和香港公司可能透過在新加坡首次上市籌集約1億美元。
另一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日前發布一籃子建議,擬通過精簡IPO流程、放寬訊息披露要求,並允許企業更早接觸投資者,以進一步提升新加坡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鼓勵更多高增長企業選擇在本地掛牌上市。對於尋求在新交所進行二次上市的境外企業,當局建議允許其使用原上市地的招股說明書,進行「最小限度調整」後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