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
美國的4+4又是如何的呢?主要是為理工科本科畢業生而設,讓他們以4+4的組合讀醫。相比起來,例如協和醫院的4+4,不是只針對理工科大學畢業生,是你讀甚麼學科都可以,只要被判斷為是優秀精英即可。董某從前讀的是經濟,轉入協和讀4+4,是讀四年醫科便直接是醫學博士,再經一年規培便可以執業。董某因為出事被人起底,才對她的資格提出質疑。協和那個試點班首屆收30人,其他人又是怎麼樣的精英,精英到例如讀文學4年也可以轉讀醫科,而且4年便成為醫學博士。這種培訓方式確是有些超速。而董某的出現,令之前沒人為意的4+4開始走入公眾的視線。
以下談董某的背景。董某本科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其中一個campus——巴納德女子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官方資訊顯示,董某的母親米振莉疑似是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而據《揚子晚報》披露,董某於2016年接替一名叫董曉輝的人,出任北京一家股權投資公司的法人。董曉輝疑似是董某的父親,現任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而2017年的公開報導顯示,時任中冶建築研究總院、下屬企業北京遠達國際工程管理諮詢總經理的董曉輝,參與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住院綜合樓工程的開工典禮。而在2019年董某、董曉輝的女兒,就入讀協和醫院4+4特別班。在本文開始時已提及,北京協和醫學院同時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臨床醫學研究所。即是那個建築項目,跟他女兒稍後入讀的協和醫院有關聯。
大眾未必完全否認制度本身的創新性,質疑的是這些創新的教育模式,有沒有讓有權有勢的人任意鑽空子?。公眾也質疑董某的學歷與素養是否嚴格符合選拔要求? 董某的博士論文過關,有沒有「放水」?等等。此外,有人挖出一條2021年的新聞,當時董某4年醫科應該未讀完,連規培階段也未進入,卻被稱為「協和醫院實習醫生」出現在一則新聞內。
文章收結前做總結:一般而言,情色新聞會引爆更多深層次的矛盾。此次肖某的出軌行為便只是顯映劑,顯映出創新性制度如果用得不公平,最終只會令特權階級有鑽空子的機會。此事令人聯想中國因何有這麼多的假學歷。
我十分支持制度創新;然而,創新也好、沿用舊制度也好,關鍵是要做好細節,尤其管理好當中的規矩和公平性。如何令人民從生活中感受公平,以及學習執行公平,以及培養守法觀念,是未來中國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