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加強執法 公平性引發爭議

有市民抱怨最近的違規停車執法強勢而混亂。記者蘇婕雅攝

華裔市民對查票員的執法意見不一。肖女士提供

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

三藩市交通局(SFMTA)近期加強執行交通規則,包括違規停車票控與公車逃票查緝,引發社區對執法公平性與選擇性針對少數族裔的廣泛討論。

有匿名市民向本報表示,查票人員似乎傾向選擇「容易對付」的目標,例如在華埠附近的公車上對接送孩子上學的華人家長查票。「他們通常不會大聲抗議、不會逃跑,也不一定能以流利英文為自己辯護。相比之下,在逃票情況猖獗的市場街、田德隆區或米慎區,執法頻率反而較低。」也有市民表示,「現在物價那麼高,有條件的人不是自己開車,就是打網約車和Waymo,應該照顧一下依靠公交出行的低收入人士。」

這番批評在華人社區群組中引發熱議。不少居民表示,他們近期確實遇到查票,但普遍認為執法人員是「全車查票」,並未針對華人或其他族裔。每天帶小朋友乘車上學的余女士說,「執法人員一上車,就全部都查的,沒種族歧視的。查票一般會每個人都查,應該不存在只查華人的情況。」

許多華人居民強調自己一向有買票,並表示查票人員多半要求當場補票,而非直接罰款。乘客Kaya分享,最近在29號公交車上遇到查票,整車乘客除了兩三個有買票,其他人都沒買,查票員只要求補票,「不過也有人不愿意補票,才會被查票員請下車,我估可能是開罰單。」

也有市民對這種「寬鬆執法」提出擔憂,認為反而可能助長更多人選擇逃票以及造成不公。網友肖女士表示:「沒有即時開罰單真的給足機會那些逃票的人。我認為逃票之風不能助長,對司機和其他乘客都不公平。」

除了查票執法,引發民怨的還包括加強停車執法。據本地網媒San Francisco Standard報道,交通局目前針對人行道、自行車道與斑馬線附近的違規停車加強執法,對此有市民指出,他們在未見到清晰標示或警告的情況下遭開罰單,甚至在街道清潔結束後仍被開罰,引發混亂與不滿。

另外,據Mission Local報道,一名曾任停車執法人員的前SFMTA員工在歧視審訊中作證,指控高層刻意要求針對灣景區、米慎區和Excelsior區等少數族裔社區開罰。此事進一步激化了社區對選擇性執法的疑慮。

同時,加州自今年1月起實施的新「日照法案」也開始產生影響,禁止車輛停在斑馬線前20英尺範圍內以提升行人安全,預計三藩市將因此損失超過14,000個路邊車位。這政策雖以安全為由推出,卻也讓本已緊張的停車問題雪上加霜。

截至發稿時,SFMTA尚未針對查票與停車執法是否涉及特定路線或族群作出回應。社區則呼籲,執法應更公開透明、一視同仁,避免誤解與分化,維護多元社會的信任基礎。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