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週五主持了一場盛大的年度儀式,標誌著水稻種植季節的開始,並向泰國農民致敬。
舉行皇家耕耘儀式是為了預測來年的農事狀況。正如通常的情況一樣,儘管泰國經濟不景氣,但人們仍預測會出現好日子。
在儀式的傳統場地-皇家田園(Sanam Luang,即「皇家場地」),國王和王后素提達用華麗的遮陽傘遮擋住刺眼的陽光。皇家田園是首都曼谷大皇宮附近的一片大場地。
據泰國歷史學家稱,這項儀式可以追溯到大約700年前。當時和現在一樣,水稻種植是該國文化和經濟的核心,而這項儀式旨在在新的種植季節開始時給農民帶來鼓勵。
此次儀式由農業部級最高的公務員、犁鏵大王主持。他穿著色彩鮮豔的傳統服裝,從多塊布料中挑選一塊,而他挑選的那一塊被解讀為象徵雨水充足、五穀豐登。
在儀式的第二階段,他為兩頭「聖牛」的頭塗上聖油,然後這兩頭「聖牛」拉著犁在田地裡耕耘了幾圈,而他則在一群穿著傳統服裝的參與者組成的小型遊行隊伍的最前面撒下種子。
這兩頭牛分別被稱為「Por」和「Piang」,兩個字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充足」。它們從婆羅門祭司提供的食物中進行選擇。所選的食物是水、草和酒,分別象徵充足的水供應、豐富的食物供應和良好的國際貿易。
國王和王后離開後,圍觀的人們紛紛湧向田野,收集散落的種子作為紀念品,或添加到自己家中的米倉中,以增添功德。

。美聯社
其实不只是泰国,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天子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一年之季在于春,立春日迎春,祈求丰收,是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必须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之日天子亲率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迎春过后,古代的君王还会率百官出宫,亲自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以示重农劝稼,祈盼丰年。皇帝春耕,被称之为「亲耕」。曾一副叫《皇帝耕田图》的年画,画的就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手扶犁把正在耕田,而他的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因此画上配有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