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振興市中心經濟?泊車加費政策南轅北轍|細說燊語

為填補6,200萬美元財政赤字,沙加緬度市政府擬再次調高市區泊車收費。但此舉與市府口口聲聲要「重鎮市中心經濟」的政策方向,實屬背道而馳。泊車收費提升,不但不利復甦,反有可能加速市區凋敝,屬「南轅北轍」之政。

二埠沙城資訊站

多年來,市府高喊振興中區商業、提升城市活力,鼓勵小店開業、吸引市民入區消費。但現實是什麼?街邊泊車基本收費擬由2元增至3元,最高更達6元,而大型活動(如演唱會,NBA藍球賽等)的「特別泊車費」更由24元暴升至45元,加幅達87%。如此加價幅度,任誰也難以視之為「微調」。

更諷刺的是,沙加緬度目前的最低時薪僅為16.50美元。換句話說,一名打工市民在市區工作兩小時,其泊車支出便可能吞去近四分之一薪酬。這不僅打擊基層民眾生計,更直接影響商戶聘請與留住員工的能力。辛克萊(Chris Sinclair)便指出,泊車問題令他難以聘得住在市區以外的員工,市府此舉等於逼退願意工作的中低收入者。

市府還引述屋崙、西雅圖、阿納海姆等地的泊車收費作比較,似乎為加價披上合理外衣,卻忽略沙市與這些城市在收入水平、交通選項、地理條件與城市規模上的本質差異。搬字過紙地引用數據,不過是為財政壓力找藉口,無視本地民情與實況。

振興市中心,不應只流於口號。泊車政策是市區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市民體驗城市的第一印象。合理、親民、有彈性的泊車制度,能吸引人流、活絡商業;反之,過度課金則只會令本已艱難的中小商戶百上加斤。

要解決財赤,方法當然有很多,但若以「市中心」作提款機,不啻殺雞取卵。城市的復甦有賴信心,而非更高的泊車計費上限。市議會下周將對此加價方案作出表決,這不單是一場關於數字的討論,更是對沙加緬度核心經濟發展策略的再審。

市府若真心重視市中心經濟,就應拿出與此政策方向一致的具體措施,而不是一邊加價,一邊高呼振興。若不立即懸崖勒馬,這場泊車風波,將成為市區衰退的轉捩點。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