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聽證尋解:為何中國崛起引發美國在AI領域的焦慮?

參議院商務、科學與交通委員會周四(8日)舉行聽證會,來自OpenAI、微軟、AMD和CoreWeave的科技老大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保證美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這些領袖們一致呼籲政府加強對基礎建設的投資,放寬對先進晶片的出口限制,並支持AI技術的發展。

左起 OpenAI 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阿特曼、AMD 執行長兼董事長蘇姿豐博士、CoreWeave 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伊特雷托和微軟公司副主席兼總裁史密斯 (美聯社)

AI帶來能源挑戰與社會影響

OpenAI行政總裁阿特曼(Sam Altman)強調,AI的快速發展將帶來深遠的社會變革,但要實現其潛力,必須投資於關鍵的基礎設施。他提到,OpenAI在德克薩斯州新建的大型數據中心,已經展示了AI對能源需求的極大挑戰。

全球競爭加劇:美中對抗升級

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指出,美國不僅要加速AI技術的發展,還需要推動全球範圍內的採用,才能更有效地傳播民主價值觀。另一方面,超微半導體(AMD)行政總裁蘇姿豐(Lisa Su)提醒,雖然美國在AI加速器領域仍占優勢,但中國的技術已經在快速追趕。

CoreWeave行政總裁伊特雷托(Michael Intrator)則警告,隨著AI應用的普及,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將顯著增加,預計到2028年,數據中心可能占美國總電力消耗的12%。他呼籲政府加速能源項目的審批流程,以應對這一挑戰。

特朗普政府新政策:放寬出口限制

此次聽證會的另一個焦點是特朗普政府計劃撤銷並修訂拜登政府的AI晶片出口限制規定。此規定原本旨在限制中國獲取先進AI晶片,但業界領袖警告,過度的出口限制可能會損害美國科技公司的全球競爭力。

中國的崛起:AI競爭變數

不僅美國,來自中國的DeepSeek公司也在積極追趕。該公司推出的AI模型,在性能上與OpenAI及Meta的模型不相上下,並且運行成本更低,這一突破令全球科技界為之一震。華為也展示了其先進的AI晶片,進一步加劇了美中在AI領域的競爭。

此次聽證會強調了美國面臨的雙重挑戰:如何在全球AI競賽中保持領先,以及如何應對中國的迅速崛起。業界與政府必須共同努力,通過強化基礎設施、擬定有利政策和推動技術創新,才能確保美國在未來的AI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