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零售品牌擁入 有助灣區經濟復甦

連鎖超市、大型藥房和百貨公司近年撤出灣區多處購物區。不少國內外亞洲零售集團則看準機會,物色理想位置準備分食這塊大餅。

新聞網站San Francisco Standard報道分析最新趨勢。在近年人口和文化出現巨變的推動下,國內外亞洲品牌紛紛尋找一些過去因業主和消費者的偏見而無法進入的大型商場空間,前年進駐三藩市Stonestown商場的日式遊樂場「朗玩」(Round1)、今年3月在帝利市(Daly City)開幕的韓式超市「札嘎其」(Jagalchi)就是例子,不只成為商業地產的焦點,更是空置問題的直接解方。

商業地產公司The Econic Company和世邦魏理仕(CBRE),近期積極向去年首度進駐美國西雅圖的加拿大連鎖亞洲超市大統華,推薦基利大道(Geary Blvd)City Center Mall內的電子產品零售店百思買(Best Buy)舊址,再三保證解決大統華對市內商店盜竊猖獗等問題的疑慮。

大統華最終被內列治文區和普西迪奧崗(Presidio Heights)周邊人口稠密所吸引而簽約。

大統華將於今秋在聖荷西Westgate Mall開設加州首家分店,而三藩市分店料於2026年冬季開幕。

從2010到2020年,灣區亞裔人口增長近30%。灣區四大縣中,亞裔佔了總人口三分之一。

專研北美消費市場的德勤加拿大(Deloitte Canada)副主席Jennifer Lee認為,少數族裔現在擁有的購買力,理應享受他們喜歡的方式購物。有業者也指出,隨著社交平台和網路的興起,亞洲零售商逐漸成為主流。

專注亞洲商場的地產公司GD Commercial經紀陸慶華(John Luk)表示,他數十年來一直呼籲業主因應灣區人口變化而「擁抱亞洲」。他認為,只要找對租客,亞洲超市就會帶來人流。他幾十年來致力為灣區引入亞洲品牌,與不同國外營運商打好關係,終取得豐碩成果。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