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畫音時刻」清華校友波士頓藝術節日前在波士頓地區的萬寶路(Marlborough)公共圖書館圓滿舉辦。本次藝術節由北美清華美院校友會和波士頓清華校友會共同主辦,活動主題是視覺藝術、音樂藝術以及AI時代的跨時空交流。接下來,波士頓清華校友會還將組隊參賽下個月舉行的波士頓香港龍舟節。
本次藝術節與以往不同,主辦方在視覺藝術展基礎上,加入一份動人心魄的音樂氣質,也有人工智慧(AI)藝術對人類藝術各種方向影響的討論。希望藝術節能引發大家思考,在藝術跨界嘗試中,為美麗的波士頓再添一份絕佳浪漫的中國式藝術氛圍。希望能為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在地社區藝術,再添華彩。
本次活動得到了來自美國、中國、日本三個國家不同地區校友們,以及波士頓當地社區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投稿紛至沓來。參展參與的校友、校友和社區的二代青年和青少年,有來自中國蘇州、上海、北京、深圳,日本千葉,美國西雅圖、紐約、費城、波士頓、大急流城等地,共38人。波士頓清華校友會郭巍會長在致詞中祝賀這些藝術家和孩子們。
音樂家莫林上大師課
在藝術節上,組委會邀請了著名音樂藝術家莫林(Chase Morrin)教授,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演奏和專業的大師課《第一期音樂大師班及AI時代分享》。與會者在現場聊到了關於人工智慧對音樂藝術的影響。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音樂創作中的應用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希望引發大家的思考,即在時代洪流中AI作為創作工具,能否輔助音樂家提供和弦進程、旋律建議,甚至實時音效處理,以及它對傳統音樂創作的影響等。
據介紹,莫林教授執教於哈佛大學、柏克萊音樂學院和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C)爵士學院,是助理教授、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兼教育家。來自加州聖地牙哥,莫林教授執的音樂風格多樣,涵蓋爵士、古典、民間和流行音樂傳統。他專注於文化合作計畫和人道主義使命,致力於為藝術創造共享空間。
莫林教授擁有哈佛大學的電腦科學學士學位(輔修神經生物學),以及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和柏克萊音樂學院全球爵士學院的音樂碩士學位。莫林教授在波士頓地區與多位音樂家合作多個項目,其中包括與韓國伽倻琴演奏家DoYeon Kim組成的二重奏「Gapi」,以及一個名為「The Music Alliance Project」的教學與體驗式音樂項目,該項目旨在將爵士音樂家和古典音樂家相結合。他還發布了一張名為《Turtle》的三重奏專輯,探索愛爾蘭民謠、爵士和古典風格的融合,並獲得多個獎項。
有趣的是,莫林教授還是一位熟練的程式設計師,他曾在哈佛大學的Cox實驗室從事計算神經生物學研究,並在Facebook從事軟體工程研究。在學術之外,他曾獲得美國作曲家、作者和出版商協會(ASCAP)、DownBeat雜誌等多項榮譽。
優秀校友談AI跨媒介藝術
本次藝術節邀請了清華優秀校友閔嘉劍和于博柔,活動當天為大家帶來《AI時代的跨媒介藝術》線上講座。在人工智慧重塑創作邊界的時代,跨媒材藝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突破傳統表達的限制。本次演講將探討AI如何與建築、XR、生成式藝術及表演藝術深度融合,開啟人機共創的全新可能。從文化遺產的數位化轉譯到AI電影的詩意表達,演講將揭示智慧演算法如何催化身體、空間與影像的化學反應,建構科技與人文的全新對話介面。
據悉,閔嘉劍是MYStudio聯合創辦人與主理人,2025 MIT AI電影黑客松組委會主席,首屆HarvardXR峰會聯合發起人,耶魯大學校友導師,曾任哈佛大學研究員,入選2023福布斯中國最具影響力華人精英前100名。他的作品類型橫跨建築、策展、新媒體、擴展實境、劇場、舞蹈、音樂、生成式人工智慧。其作品展出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成都雙年展等國際展覽,榮獲許多國際藝術獎項。本報記者李强波士頓報道

莫林教授(右二)給參展的學生們頒獎。 主辦方提供

郭巍會長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