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州最大的年度台灣文化盛事牛頓台灣日今天中午11點到下午3點將在牛頓市海德社區中心(Hyde Community Center)的草坪上隆重舉行,將和往年一樣吸引數千民眾的積極參與。而就在不久前,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TFFB)舉辦了2025春季台灣影展,吸引了百餘名觀眾前往波士頓市中心的電影院觀看。
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廖朝宏處長介紹說,牛頓台灣日的現場除了升旗典禮、遊戲攤位和現場文藝表演之外,還有你最不能錯過的台灣美食,五感體驗絕對讓你一秒回台灣。他希望大家今天帶上你的朋友一起來參與牛頓台灣日。
很多讀者朋友們對去年牛頓台灣日現場的美食攤位還記憶猶新。去年現場的美食攤位不只有麻糬、仙草冰、芋頭糕、大腸包小腸、冬瓜茶、雞絲涼麵、雞蛋糕、烤魷魚、滷豬腳、刈包、糖葫蘆等各式台灣美食,還有第一次來參加的「新英格蘭香港節」端出咖哩魚丸,讓大家一嚐好滋味。今年會有什麽新鮮的美食呢,您今天可以到活動現場親自發現。
廖朝宏處長感謝影展協會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TFFB)4月26日晚於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派拉蒙(Paramount)戲院舉辦2025春季台灣影展,放映台灣導演李靖惠執導,曾榮獲2024紐澤西州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佳國際紀錄片—《愛子歸來》,放映會吸引百餘名觀眾觀賞。
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廖朝宏處長、黃耀良組長、波士頓僑教中心高家富主任等嘉賓出席了活動,並於映前與李靖惠導演及台灣影展協會共會長林致中、莊子瀅、蔡景全等交流互動。廖朝宏處長在影片放映前致詞中,推崇李導演執導紀錄片獲得各界肯定,也感謝影展協會籌辦台灣影展,積極推廣台灣電影文化。
據悉,李靖惠導演長期關注創作家庭與遷移題材,是第一位獲得亞洲電影基金會亞洲紀錄片連線獎助之台灣導演。她的第十一部作品《愛子歸來》於2023年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世界首映,入圍亞美全景競賽片,是影展主競賽單元唯一的台灣電影。2024年榮獲紐澤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佳國際紀錄片、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在放映會後預告今年9月的年度影展,將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隆重舉行。主辦方籲請各界共同支持TFFB的「行動電影院」傳愛計劃。
《愛子歸來》是愛的旅程
《愛子歸來》這部橫跨台美的紀錄片,講述一位華人主角楊媽媽移民美國紐約後,因投入受刑人關懷工作,而與獄中青年從陌生到情同母子的故事。這部影片花了李靖惠十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可謂是十年磨一劍。
導演李靖惠透過鏡頭,細膩刻畫楊媽媽如何用數萬封手寫信件,與一群美國重刑犯監獄的長期徒刑收容人建立深厚情誼,以愛和溫情,拆毀心中隔斷的牆,為困在冰冷孤獨監獄裡的靈魂,帶來希望之光與一份生命前行力量。
在這部紀錄片中,楊媽媽的故事格外令人動容。她原是廣東人,因國共內戰輾轉逃至台灣,後又移民美國。美國的生活並不容易,她卻在人生轉折中找到了服事祝福。多年來,她持續擔任美國監獄的通信志工,特別關懷那些因追逐美國夢而來到美國,卻因觸法入獄的華裔受刑人。
這些年輕人多數因語言不通,不了解美國司法制度,所以不知道可透過認罪協商爭取較輕刑期,最終被判處重刑,有些甚至高達百年徒刑。然而,楊媽媽用一封封親筆信,為這些在異鄉迷失的遊子帶來母愛與希望。
導演李靖惠從2013年起,花了十年的時間拍攝,把在美國社會的華人,處在社會邊緣的弱勢、受刑人,透過電影的手法,真實的呈現原貌,一直到2023年殺青再後製,而已經95歲的楊媽媽不敵身體的老化,也在2022年辭世,但她的生命故事,透過導演李靖惠契而不捨的拍攝,如今成為了一本讓年長者分享生命經驗,以及讓年輕人導正生命觀的一部非常叫好的影片。
《愛子歸來》的成功,離不開李靖惠導演的堅持。她表示堅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困難,如果這個堅持的背後,你有愛的動力,那就真的是愛的旅程。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左起)黃耀良、廖朝宏、高家富同李靖惠導演交談。 主辦方提供

與會嘉賓手持《愛子歸來》海報合影。

2024年牛頓台灣日活動現場。檔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