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5月2日起,對從中國內地和香港進口、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徵收120%關稅或每件100美元固定金額,下月起再增至每件200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電商巨頭SHEIN及Temu為應對關稅,部分商品已漲價40%至100%,Temu從中國直接發貨的商品基本已消失。
目前美國對中國內地和香港進口貨品,不分大小一律徵收145%關稅,獲豁免的智能手機等產品除外。路透社報道,美國郵政不會參與任何關稅徵收,航空公司和船舶營運商需要與托運人以及中國郵政當局合作,在貨物運出內地或香港前繳納進口稅,並提供證明。
數據顯示,去年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小額包裹估值達51億美元,是中國進口的第七大類別貨物,僅次於電子遊戲機,但略高於電腦屏幕。外界憂慮向小額包裹徵收關稅,可能會對托運人造成混亂,又質疑航空公司未準備好處理關稅徵收。
對此,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衛局稱,任務雖艱鉅但有能力執行,將加強包裹篩檢,新程序不會影響旅客在機場和口岸入境的等待時間,即使包裹是經客機運抵美國,亦會在機場的貨運區處理通關。
在小額包裹關稅生效前,美國已向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試圖迫使北京就削減雙邊貿易赤字達成協議,而Temu、SHEIN等電商巨頭在美國的商品價格已經急漲。日本經濟新聞報道,Temu在其美國網站上已提高一些從中國發貨的商品價格,部分升幅超過一倍,反映幾乎所有新關稅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SHEIN據報亦已對美國市場加價,個別產品價格更上調超過三倍。
Temu從中國直接發貨的商品基本已經消失,Temu最初在結賬時單獨列出關稅,進口費用往往超過商品本身價值,而近日似乎轉為只展示其標注為本地、無進口費用的商品,意味著產品已被賣家進口到美國並存放在倉庫中,這些商品需繳納的任何稅款都已經支付。
面對貿易戰,彭博社消息稱,一份包含131項美國商品的豁免清單近日在中國貿易圈內流傳,包括藥品、工業用化學品等關鍵物資。
雖然該清單尚未獲證實,但至少有六家在中國營運的企業已成功進口該清單上的商品,且未被徵收高額關稅。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推估,這批商品的進口價值約400億美元,佔去年中國自美進口總額約24%。
知情人士指,這項豁免措施並未公開宣布,而是透過企業通道低調執行,顯示北京當局的策略是避免升高對美衝突,同時保護自身產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