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一間提供多款嬰幼兒疫苗及不同接種計劃的醫療集團傳出營運異常,有家長在社交平台指該集團的部份中心突然關門,IG及facebook均停用,家長致電查詢亦無人回應,擔心早已預繳購買的疫苗接種計劃「凍過水」,隨即成立苦主群組,估計受影響人數高達逾千人。有家長指已向消委會投訴及向警方報案。《星島頭條》正向該集團查詢。消費者委員會及勞工處均稱關注事件。
近日多名家長於各大網上討論區及社交平台發文,指早前在展覽期間購買逾萬元的「嬰幼兒打針套裝」,惟打了一半後,部份中心突然關門,令幼兒頓失支援。有家長對醫療集團突然關閉部份中心感到憤怒,隨即成立苦主群組,截至周四(5月1日)下午5時,已有近600人入群。多名苦主家長紛紛表示,今年2月在嬰兒展見到涉事醫療集團做推廣,於是購買疫苗套餐,涉款由數千元至近2萬元不等,其中有人指幼兒只打了一針,中心便已結業,覺得該公司存心欺騙消費者。



據家長群組紀錄,有家長親到該集團旗下多個中心了解,稱發現多處營運異常,例如觀塘辦公室門牌懷疑被撤走、電話一直打不通、家長查詢職員避而不答或不得要領、有分店職員聲稱被欠薪或原定出糧日未見過數等。另外,網上亦流傳一張懷疑是兼職員工收到的短訊,稱公司5月1日起暫停營業,其所有工作安排即時終止。甚至有人傳出,該公司高層已「走佬」或「病重入ICU」,但未知真假。
截至5月1日,相關集團官網仍正常運作,不過社交平台賬號已經停用,而據互聯網檔案館「Wayback Machine」紀錄,今年2月17日其頁面顯示有7間分店,分別2間體檢及疫苗中心(尖沙咀及沙田)、4間骨科及物理治療中心(尖沙咀、觀塘、元朗及屯門),以及1間外科中心(尖沙咀)。惟至5月1日,集團官網顯示僅剩上述兩間疫苗中心,其餘均被刪除。
《星島頭條》周三(4月30日)曾到位於尖沙咀的醫療中心了解,見到中心仍有營業,亦有家長帶嬰兒到場注射疫苗。職員表示職員如常上班,但未能聯絡到管理層,「我哋都唔知道,無上面嘅指引,暫時搵唔到高層,所以我哋先繼續喺度,有人book咗我哋就繼續幫佢哋打針」。不過,記者今日(5月1日)再登門視察,發現中心未有營業。記者致電該公司的熱線,未有人員接聽,並轉播電話錄音稱公司「公眾假期休息」。
至於位於觀塘的醫療中心同樣未有營業,但已清空內部,門外亦拆除門牌及沒有掛上駐診醫生的招牌。

勞工處關注事件 消委會促商戶交代
勞工處表示關注事件,指僱員如被拖欠工資或對其僱傭權益有疑問,可到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各分區辦事處查詢,處方會提供適切協助。另外消費者委員會亦就事件深表關注,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並促請商戶盡快交待業務情況是否已經結業,以及後續安排,以釋消費者疑慮。
另外就有家長投訴集團銷售時涉嫌誤導,海關回覆時表示在處理懷疑涉及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個案時,需要考慮個別事件的實際情況及相關因素,才能判斷該個案是否有抵觸《商品說明條例》。因每一宗案件的情況皆有其獨特性,不能一概而論。
海關續指,如提供服務人士的姓名獲列入在根據《醫生註冊條例》( 第161 章) 註冊為專業人士,其專業行為由相關醫護專業的法定管理局及委員會規管。如市民欲對個別醫護專業人員的專業行為提出投訴,可向相關管理局及委員會提出,管理局及委員會將獨立處理。該等人士乃屬《商品說明條例》附表3所表列的獲豁免人士,當此等人士是根據此附表列示的條例註冊或規管的身分行事時,公平營商條文並不適用,因該等獲豁免人士的營業行為已受該等相關條例下的專業團體規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