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獲內地捐贈成功換心 醫衞局 : 個案為繼續探索將機制恆常化提供重要參考

【醫衞局/女嬰/祈祈/跨境器官捐贈/恆常】醫衞局和醫管局周一(17日)凌晨公布,在內地各部委及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香港特區再獲內地跨境器官捐贈,成功為8個月大女嬰祈祈於周日(16日)晚上在港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是繼2022年女嬰芷希成功接受內地心臟捐獻後,第二宗跨境器官捐贈案例。就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的最新進展,醫務衞生局回覆本網查詢時表示,與醫管局以2022年首次跨境器官成功經驗為基礎,持續積極地與內地有關單位推進第二層器官捐贈安排,即在當地無法配對到合適病人接受器官的情況下,將器官作跨境配對。

本港與內地緊急請求器官移植渠道和流程已規範化

局方指,本港與內地有關緊急請求器官移植的渠道和流程已理順和規範化,今次跨境器官捐贈個案會為政府繼續探索將機制恆常化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8個月大女嬰祈祈成功換心 醫管局會見傳媒公布詳情:左起 - 任力恒醫生、張先生、鄧耀鏗醫生、李子良醫生。(蘇正謙攝)
8個月大女嬰祈祈成功換心 醫管局會見傳媒公布詳情:左起 – 任力恒醫生、張先生、鄧耀鏗醫生、李子良醫生。(蘇正謙攝)

 

 

左起 - 任力恒醫生、張先生。
左起 – 任力恒醫生、張先生。

 

左起 - 任力恒醫生、張先生。
左起 – 任力恒醫生、張先生。

 

女嬰父親張先生。(蘇正謙攝)
女嬰父親張先生。(蘇正謙攝)

 

祈祈由去年9月中至今一直於香港兒童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周日(16日)晚終能完成心臟移植手術。兒童醫院提供圖片
祈祈由去年9月中至今一直於香港兒童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周日(16日)晚終能完成心臟移植手術。兒童醫院提供圖片

 

醫衛局去年指會研究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醫院管理局今日下午會見傳媒,公布祈祈心臟移植手術的詳情時,多名記者追問機制時間表,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表示,期望機制恆常化,而完成跨境器官捐贈牽涉兩地眾多部門及人手,每個細節相當複雜,故現階段最重要是先做好自身工作,檢視每次經驗,務求精益求精,為機制邁向恆常打好基礎,「無論有否恆常機制,最重要是如果有合適器官時,我們怎樣盡快運送到香港,當然要合乎兩地法規。」

相關新聞:女嬰獲內地捐贈成功換心 醫管局:祈祈「好叻女」手術效果良好 現於深切治療部留醫

被問到兩地在兩次跨境器官捐贈中已建立緊密合作,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是否有必要恆常化時,鄧耀鏗稱凡事要兩面看,未恆常化意味本港每次要就個案尋求中央支持,「制度上我們理解,恆常和不恆常都一定有好處和不好處,亦可能有其他因素考慮這件事,所以我們的責任是要做好準備工作,減少不必要程序和時間」。他強調,假如香港病人有需要,醫管局或醫務衛生局會全力支持,「如果很危急,有這需要時,我們一定會向中央提出(請求)」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