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紅衣主教被視為下一任教宗的有力競爭者?

梵蒂岡圈子裡流行一句話:如果你「以教宗的身份參加秘密會議,那麼你離開時就是紅衣主教了」。

它暗示著神聖而秘密的過程不是人氣競賽或競選,而是教會領袖在神啟發下選舉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

儘管如此,總有一些領先者,被稱為“教皇”,他們至少具備成為教皇所必需的一些品質——就像去年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教皇選舉會議》中描述的那樣。

任何受洗的天主教男性都有資格,但自 1378 年以來只選出樞機主教。獲勝者必須獲得 80 歲以下樞機主教至少三分之二的選票,才有資格參加。週一去世的教宗方濟各任命了絕大多數選舉人,經常選擇與他有著相同牧靈優先事項的人,這表明了連續性而不是破裂。

任何試圖預測結果的人都應該記住,豪爾赫·馬裡奧·貝爾格里奧 (Jorge Mario Bergoglio)在 2013 年當選教皇時被認為年齡太大,當時他已 76 歲;而卡羅爾·沃伊蒂瓦 (Karol Wojtyla) 在 1978 年選舉他為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秘密會議中並不在任何領先二世。

一些可能的候選人:

彼得‧艾爾多樞機主教

艾爾多現年 72 歲,是布達佩斯大主教和匈牙利首席主教,曾於 2005 年和 2011 年兩次當選歐洲主教會議主席,這表明他享有歐洲樞機主教們的尊重,因為歐洲樞機主教們是最大的選舉人群體。由於委員會定期與非洲主教會議舉行會議,艾爾多以此身分認識了許多非洲紅衣主教。艾爾多在幫助組織方濟各 2014 年和 2015 年在梵蒂岡舉行的關於家庭問題的會議並發表重要演講,以及在教皇2021 年和 2023 年訪問布達佩斯期間獲得了更大的曝光率。

萊因哈德·馬克思樞機主教

現年 71 歲的慕尼黑和弗賴辛大主教馬克思於 2013 年被方濟各選為主要顧問。後來,馬克思被任命為梵蒂岡改革和緊縮政策期間監督財政的委員會主席。這位德國主教會議前主席是德國教會頗具爭議的「主教會議道路」對話進程的堅定支持者,該進程於 2020 年啟動,旨在回應德國神職人員性虐待醜聞。因此,保守派對他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這一進程對教會團結構成了威脅,因為其中涉及獨身主義、同性戀和女性任命等議題的辯論。2021 年,馬克思因戲劇性地提出辭去大主教職務以彌補德國教會可怕的虐待記錄而登上新聞頭條,但方濟各很快就拒絕了他的辭呈並讓他留任。

馬克‧歐埃萊特樞機主教

現年 80 歲的加拿大人奧爾萊特曾領導梵蒂岡頗具影響力的主教辦公室十多年,負責監督世界各地教區主教潛在候選人的關鍵資訊交換中心。儘管韋萊特是由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的,但方濟各仍讓他留任至 2023 年,從而幫助這位德國教宗挑選了更受青睞的教條主義主教。儘管被認為比方濟各更保守,奧爾萊特仍然選擇具有牧靈思想的主教,以反映方濟各的信念,即主教應該「聞起來像羊群中的羊」。奧埃萊特為拉丁禮教會的神父獨身主義進行辯護,並支持禁止女性任命神父,但呼籲女性在教會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曾擔任梵蒂岡拉丁美洲委員會主席十多年,與拉丁美洲教會保持著良好的聯繫。自 2019 年以來,他的辦公室負責調查被控掩蓋掠奪性牧師的主教,這項工作不僅會使他與那些受到製裁的人失去朋友,還可能讓他獲得大量有關其他樞機主教的機密且可能具有損害性的信息。

帕羅林樞機主教

帕羅林現年 70 歲,來自義大利,自 2014 年以來一直擔任方濟各的國務卿,鑑於他在天主教會中的顯赫地位,他被認為是教宗的主要候選人之一。這位資深外交官負責監督梵蒂岡與中國就主教提名問題達成的有爭議的協議,並參與了梵蒂岡對倫敦房地產投資失敗的事件(但未被指控),該事件導致另一名紅衣主教和其他九人於 2021 年接受審判。帕羅林曾任駐委內瑞拉大使,對拉丁美洲教會非常了解。人們將認為他將繼承方濟各的傳統,但是一位更加清醒和膽怯的外交圈內人士,在三位連續的圈外人士之後,他將一位意大利人重新帶回教皇的位子:聖約翰·保羅二世(波蘭);本篤(德國)和方濟各(阿根廷)。然而,儘管帕羅林管理過梵蒂岡的官僚機構,但他卻沒有真正的牧師經驗。他與倫敦醜聞的關聯可能會對他不利,在該醜聞中,他的辦公室因不良交易和不正當商人而損失了數千萬美元。

羅伯特‧普雷沃斯特樞機主教

鑑於美國已經掌握的地緣政治權力,由美國人擔任教宗的想法長期以來一直是禁忌。但出生於芝加哥、現年 69 歲的普雷沃斯特可能是第一個。他在秘魯擁有豐富的經驗,先是擔任傳教士,然後擔任大主教,目前擔任梵蒂岡主教部部長,負責審查世界各地主教的提名。方濟各顯然多年來一直關注著他,並於 2014 年派他去管理秘魯奇克拉約教區。他一直擔任該職位直到 2023 年,之後方濟各將他帶到羅馬擔任現任職務。普雷沃斯特也是拉丁美洲教宗委員會主席,這份工作使他能夠與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地區的天主教高層保持定期聯繫。除了國籍問題外,如果普雷沃斯特的紅衣主教兄弟們不願意擁護一位可能再執政二十年的教皇,那麼普雷沃斯特相對年輕的性格也可能成為他的不利因素。

羅伯特·薩拉樞機主教

薩拉現年 79 歲,來自幾內亞,曾任梵蒂岡禮儀辦公室主任,現已退休,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非洲裔教宗的最佳人選。薩拉深受保守派人士的愛戴,這預示著教皇制度將回歸約翰·保羅二世和本篤十六世時期的教條主義和禮儀主義。薩拉曾擔任梵蒂岡一心慈善辦公室主任,曾多次與教宗方濟各發生衝突,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方濟各與本篤十六世合著的一本書,主張拉丁禮神父繼續獨身的「必要性」。這本書出版之際,方濟各正在考慮是否允許已婚牧師在亞馬遜地區工作,以解決那裡的牧師短缺問題。言下之意是,薩拉操縱本篤,讓他以本篤的名義和道德權威來撰寫一本表面上與方濟各自身教義相抗衡的書。方濟各解雇了本篤十六世的秘書,幾個月後,也就是他 75 歲生日那天,他又讓薩拉退休。就連薩拉的支持者也哀嘆這件事損害了他擔任教宗的機會。

克里斯托夫·申伯恩樞機主教

現年 80 歲的奧地利維也納大主教申伯恩 (Schoenborn) 曾是本篤十六世的學生,因此從理論上看,他似乎具有吸引保守派的教條主義學術才能。然而,他與方濟各最具爭議的舉動之一聯繫在一起,因為他為自己與離婚和民事再婚的天主教徒的接觸辯護,稱其為“教義的有機發展”,而不是一些保守派所認為的決裂。申伯恩的父母在他十幾歲時離婚了,所以這個問題是個人問題。他也因批評梵蒂岡過去拒絕制裁高級性侵犯者(包括他的前任維也納大主教)而受到梵蒂岡的嚴厲批評。申伯恩曾表示支持民事結合和女性擔任執事,並在 1992 年修訂版《天主教教理問答》的編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書是本篤十六世擔任梵蒂岡教義辦公室主任期間牽頭編寫的教會教義手冊。

路易斯‧塔格萊樞機主教

現年 67 歲的菲律賓人塔格萊似乎是方濟各挑選的首位亞洲教宗。方濟各將這位深受愛戴的馬尼拉大主教帶到羅馬,擔任梵蒂岡傳教福音辦公室的負責人,該辦公室負責服務亞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天主教會。當方濟各改革梵蒂岡的官僚機構並提高其福音傳教辦公室的重要性時,他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塔格萊經常提到他的華裔血統——他的祖母來自一個移居菲律賓的華裔家庭——而且他在談論童年時總是情緒激動。儘管塔格萊擁有牧師、梵蒂岡和管理經驗——在永久來到羅馬之前,他曾擔任梵蒂岡國際慈善組織聯合會主席——但作為終身教皇,他還是比較年輕,而紅衣主教們可能更喜歡年齡較大、任期較短的候選人。

馬特奧祖皮樞機主教

69 歲的祖皮是博洛尼亞大主教兼義大利主教會議主席,於 2022 年當選,他與聖艾智德團體關係密切,聖艾智德團體是一個設在羅馬的天主教慈善機構,在方濟各的領導下具有影響力,尤其是在宗教間對話方面。祖皮是聖艾智德團隊的一員,該團隊幫助談判結束了 20 世紀 90 年代的莫三比克內戰,並被任命為方濟各的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和平特使。方濟各於 2019 年任命他為紅衣主教,後來又明確表示希望他負責意大利的主教事務,這表明他對這位與方濟各一樣被稱為“街頭牧師”的主教的欽佩。祖皮為義大利版《搭建橋樑》撰寫了序言,該書由美國耶穌會士詹姆斯·馬丁牧師撰寫,闡述了教會需要加強與 LGBTQ+ 社區的聯繫,這再次表明了他的進步傾向和與方濟各的親密關係。祖皮將繼承方濟各為邊緣人群服務的傳統,成為候選人,儘管對於尋求短期教皇任期的樞機主教來說,祖皮相對年輕,這是一個不利因素。他的家庭與機構有著密切的聯繫:祖皮的父親曾在梵蒂岡報紙《羅馬觀察報》工作,他的母親是卡洛·孔法洛涅裡樞機主教的侄女,卡洛·孔法洛涅裡樞機主教曾於 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擔任樞機主教團院長。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