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三齣港產電影備受讚賞——《4拍4家族》、《年少日記》和《白日之下》,你看了沒有?可有考慮這個周末在戲院和自己的靈魂來個約會?
我是電影迷,是要「入戲院」那一種,年輕時曾短暫幻想做影評人,每年亦例必自選十大電影,看見香港的電影市道由盛而衰,很不是味兒。
幸好近年電影業有從谷底回升的跡象,很多還沒有放棄發夢的電影從業員一直在默默耕耘,後疫情不少高素質的「香港製造」已經呈現在大家眼前,加上政府把「文化」升格至由局長直接領導,我認為是有希望和有期望的,韓國可以,香港也一定可以。
上星期看了《白日之下》,這類題材一向是「我杯茶」,但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有相當可能是毒藥,所以我踏出戲院的第一個問題是「誰是老闆」?是誰有這個心和膽量,拿錢出來投資一個題材這樣敏感的劇本?
在銀幕上我看到對「劉鑾雄慈善基金」的鳴謝,其後在網上查看,得悉是古天樂的天下一電影公司製作,監製爾冬陞更說平了他的紀錄,拿著劇本找到第五個老闆才能獲到資金開戲;多謝劉、古兩位,沒有你們,更好的劇本只會變成等待封塵的一疊紙張,更好的導演和演員也沒有機會發揮。
看這齣戲,除了看故事,也是看演技,姜大衛和胡楓演活了兩位踏入暮年的長者,大家可想明白和關心多一點你們的長輩嗎?欣賞他倆的演出吧;我亦希望多謝寶珮如和林保怡兩位,你們這樣專業地演出人性最醜惡的角色,你知道我有多想把番茄、雞蛋和刀投向在銀幕的你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