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名點金吒

中山石岐懷舊粉果點心「金吒」外形獨特,圓鼓鼓、脹卜卜,一邊是個小尖啄。這點心最初沒名字,後來喚作「金吒」,民間流傳多個說法,一為《封神榜》故事\xf9堙u托塔天王」李靖有三兒子:金吒、木吒和哪吒,金吒手中武器是兩頭尖而中間圓鼓鼓的,這粉果點心外形跟它相似而得名。另一說法,話說當年有一學徒學習製作這點心時,怎也 不好收口的尖端位,師傅從旁提示,以其石岐話說:「咁 、咁 ,咁樣 呀!」咁 即這樣 (用手指搓捻)成尖啄收口,後來人們取其諧音「金吒」為名。

  如搓粉果皮一樣,粘米粉、木薯粉、豬油、水和鹽按比例拌勻,搓成粉皮,餡料就選爽脆而不膩的豬腮肉,沒其他多餘配料。味道源自南乳,重點以糖和油混合南乳,煮成味道帶鹹甜鮮味的濃稠汁液,金吒的獨特味道,既有濃郁南乳香,也有點點鹹甜味,令人吃過便不會忘記的味道。製作技巧是如何包成飽滿而不實,且充滿南乳汁液的豬肉粒餡料,像小籠湯包,如沒有汁液的就不合格。除製作講究,我們享用金吒時也要有技巧,這個我自小便學懂。小時候回鄉探親,父母一定往石岐的國際酒店飲茶吃金吒。先咬下金吒的尖啄,然後小心地吸啜一口南乳汁,如你大口咬下去,一定爆汁灑滿身。

  逾九十高齡的大伯父不時分享童年逸事,我的祖父從前在中山開小店,售賣自家製作的茶粿、葉仔和金吒,伯父說每天都要將豬肉汆水,這道工序有很多鄉里樂意協助,為的是取走最上層的豬油水,拿回去再煉豬油。老日子,處處發現民間智慧。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