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喜歡鴨嗎?」
我:「都好呀,雖然我喜歡燒鵝多一些。」
朋友:「我係話黃鴨子喎。」
從美食夢驚醒過來的我:「……哈哈哈!」
我十分喜歡黃鴨子,上次它探訪香港的時候,我在海運大廈停車場頂層和附近不止一次和它打招呼,即使最後我也有在觀塘繞道和睡了覺的它道別。
黃鴨子有不同的名字,記憶中有大黃鴨、黃鴨、橡皮鴨、黃色小鴨、巨鴨等,我喜歡它的原因很簡單,喜歡便是喜歡,一看見它便變心情大悅,我沒有和它有關的兒時回憶,小時候沒有鴨子的玩具,家\xf9堨蝔S有浴缸,在紅A的小型膠水盆內,頂多是用「雪條棍」和橡筋自製「船隻」玩耍,但蠻開心的。
這次黃鴨子重臨香江,是十周年的紀念,還安排了「拍著拖」一對地來臨,加上疫情期間停辦了好一陣子,相信這次活動會大受歡迎,希望大家用自家形式盡情享受,我認識有幾位朋友更決定在十八個港鐵站「追鴨」,預祝他們開心地完成任務,我很高興看見他們重拾童心,我昨天在尖沙嘴完成會議之後,亦小試牛刀,回程時在尖沙嘴港鐵站尋鴨成功,開心了一陣子。
人是很有趣的動物,在科技的世界,得的是方便、效率和刺激,但失的是深度、啟發和感受,有說這亦是Florentijn Hofman創作黃鴨子的目的,提醒我們重新思考人與人和人與社會的關係,一隻看似很簡單的膠鴨子,又會是能夠那麼直接地牽動我們的情感;藝術,觸摸不到,但又是來得那麼真。
後記:我在辦公室有兩隻小黃鴨,其中一隻是醫生,星期五在我的臉書和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