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訊息平台繼至 成為霸凌行為溫床

新的匿名訊息程式NGL面世。NGL

每隔數年總有一款匿名訊息平台進入市場,迅速獲得大量支持者,投資再吸引傳媒注意,然後出問題走上末路。原因離不開幾大類:不受控制的霸凌、騷擾或平台上氾濫的假訊息。

但這類應用程式持續冒起。《紐約時報》報道,近日有一款名為NGL的同類程式,邀請用戶向他們在Instagram、推特、臉書等社交平台的追蹤者,在匿名情況下招攬提問和評論。NGL的官網解釋,NGL是「not gonna lie」(不會說謊)的縮寫。

根據應用程式分析公司Sensor Tower資料,今年6月至本月上半月,NGL在美國的下載次數約320萬次,躋身蘋果和谷歌的程式商店前十大下載次數最多的程式之一。

專研人們與科技關係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特克爾(Sherry Turkle)坦言,「匿名一直都是秘訣」。她表示,渴望匿名的自我表達並非新鮮事,正如教堂內的懺悔室。

但她補充,渴望匿名從來不是關於匿名本身。不少情況下,匿名的承諾都是假的。事實上,去年11月開始的NGL有一項付費功能,用戶只要每周繳交9.99元就能獲得關於回應者的提示。

特克爾說︰「匿名給你一種通往新空間和獲得新許可的方式,似乎是一個臨界空間,讓你能夠表達或說出你在其餘情況下無法說出或表達的真實的事或感受。」但是諸如ASKfm、Yik Yak、Yolo和LMK等現有匿名訊息平台的挑戰在於如何遏止霸凌、騷擾和暴力威脅。Yik Yak曾出現涉及炸彈和開槍威脅,迫使多間學校撤離學生。Yolo和LMK正面臨一名自殺少年的母親提告,Snapchat母公司Snap因該兩款程式嵌入Snapchat而成為被告之一,但後來獲剔除。

NGL官網稱很快將推出社群指引,強調會利用「世界級人工智能(AI)審核內容」。它導向用戶至Hive Moderation公司的網站,該公司利用軟件根據霸凌和暴力等類別過濾文字、圖像和音訊。NGL無回應傳媒查詢。本報訊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