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代祭流於儀式

(張晨曦 中國)

近年來,由於時間或空間等原因,部分逝者親屬不能親自到場為親人祭掃,形形色色的代祭祀「業務」應運而生。但私人代祭祀,門檻低差價大利潤高,交易過程中還存在隨意要價、誠信欠奉等行為,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從媒體披露的資訊來看,「代祭祀」者報價隨意,售後服務難以保證,甚至有人收費不菲辦事卻不力,通過微信轉播祭祀視頻來欺騙消費者,將消費者當成「韭菜」痛宰。

顯然,市場監管部門應該予以關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至於消費者自身,也應該提升維權意識,在遭遇欺詐時,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尋求幫助。有關部門和消費者要聯合起來,不能縱容詐騙分子借「代祭祀」之名進行網絡詐騙。

另外,在筆者看來,消費者也有必要審視:「代祭祀」真的有必要嗎?「代祭祀」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代買鮮花、水果等祭品並送至墓前、代磕頭、代倒酒、代聊天、通過視頻直播使消費者面對親人傾訴,甚至還有代嚎哭業務。

逝者已逝,祭掃是生者對逝者表示思念的一種方式。自己無法到場,僱人買鮮花、水果等祭品並送至墓前,尚且說得過去;可磕頭、聊天甚至是哭泣,也讓人代辦,處處透露出不合時宜的滑稽,讓本該飽含真情的祭祀,變成了一場浮誇的「表演」。

其實,思念的傳達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祭掃者完全可以在家中完成祭掃活動,並不一定要到達現場,更不用僱人代磕頭、代哭。「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祭祀應該講求情真意切,不能捨本逐末,切忌迷失在「儀式」上,乃至成為形式主義刀下的「韭菜」。

代客掃墓無關祭祀。在個人情感語境下,祭掃先人終究是一種個體敘事活動,要的就是身臨其境、親歷親為。自古以來,人們就把祭祀先人與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聯繫起來。清明祭祖的文化意義類似西方的感恩節,體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祖先崇拜,這樣嚴肅莊重的祭祀活動,別人又怎麼可以越俎代庖。

另外,清明期間也是家族宗親噓寒問暖、互相走動的好時機。清明祭祖期間親戚間的互動對和諧家族關係、增進代際聯繫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如果遠在他鄉,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無法到先人墳前祭拜,完全可以拜託同宗親戚代為祭掃。請陌生人代勞,不管花多少錢,都明顯有敷衍先人的嫌疑。

清明節祭掃注重的就是這份儀式感,如果連掃墓、燒紙都要請外人來做,也就失去了「敬」的意味。假如逝者在天有靈,恐怕也很難接受後人這種新潮做法。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