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居於市區又能遙距工作的加州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向鄉郊遷移,中谷貝克斯菲(Bakersfield)是其中一例,人口持續增加,當地的可負擔房價是一個誘因。
《紐約時報》報道,作為熾熱地產市場裡可負擔房屋的加州最後淨土之一,貝克斯菲向來被視為加州異類,與美國人想像中的加州截然不同。市內沒有波光粼粼的海色,只有科恩河油田(Kern River Oil Field)的鑽油機。居民不少是上世紀30年代定居當地的中西部人的後代,還有來自墨西哥的移民農工,他們都笑言貝克斯菲是加州的德州。
加州的可負擔房屋危機,阻礙了擔當經濟和文化發展火車頭角色的人口增長,去年更首現負增長,但貝克斯菲卻異軍突起。越來越多加州人從其他地區湧入當地買屋,人口增長至近40萬,成為州內十大城市中增長最快的一個。
貝克斯菲的公寓空置率創下歷史新低。儘管屋價近年來出現大幅上升,但專家指還沒看到像佛斯盧(Fresno)和沙加緬度等住屋成本上揚造成的遷徙潮跡象。
貝克斯菲所在的科恩縣(Kern County)10月屋價中位數為34萬元,不及全州一半。
但人口增長的同時,無可避免帶來對貝克斯菲這個城市定義的討論和改變,且新外來者湧入之時,正是該市傳統工業、石油業和農業在氣候危機下面對生死存亡的挑戰。
州長紐森已矢言2045年終結加州化石燃料生產。科恩縣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產量上是加州領先者,但當地官員擔心,再生能源或其他行業能取代石油業提供的高薪職位前,石油業恐怕先遭摧毀。貝克斯菲加州州立大學經濟系助教吉爾哈特( Richard Gearhart)指出,從事石油業的無大學學歷的工人周薪平均達2,000元,而農工卻不及這數字的三分之一。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