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臣墟另一地點擬建遊民收容所 眾議員寇頓發起簽名反對活動

圖示的收容所興建地點附近有學校、老人公寓。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正當布碌崙華人社區仍在反對市府在兩處華裔聚居地點興建遊民收容所之際,本周又傳出市遊民服務局計劃在賓臣墟另一個附近有不少華裔居民的地點興建另一個收容75個家庭的中心。

賓臣墟州眾議員寇頓發現後,正展開一項簽名運動,呼籲居住在該區的民眾踴躍支持,他強調民眾並非反對市府為遊民提供服務,而是該局提出的並非適當的地點,附近除了以住家為主外,也有公校和老人中心。
根據議員,該收容所興建地點是賓臣墟帝王高速公路(Kings Highway)夾西13街,他是於上周接到市府當局的電郵才發現這項計劃,他至今只知道,該收容所由一個非牟利機構Home Life管理,將收容75個遊民家庭。
根據寇頓瞭解,該地點之前曾是一個名為Mr Wash的洗龍,在洗龍之前則是一家汽車維修廠,而地點附近有多所學校,一間名為伊甸園老人公寓(The Garden of Eden Adult Home)也在數個街口外。
寇頓本周通知社區民眾,目的是讓民眾決定該地點是否適合,議員指出,他一直認為這些臨時收容所非解決遊民問題的長遠之道,無法實際協助到這些無家可歸的家庭,因為也無法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寇頓說,他也一直堅持認為,這些在各區興建的臨時的遊民收容所成了計劃發展商掙錢的途徑,無法也沒有為遊民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安全,但與此同時卻破壞了附近社區的安寧。
議員指出,他和社區民眾目前仍在針對市府計劃在另一地點興建另一所收容所而抗爭,該地點位於賓臣墟柏夫大道(Bath Avenue)2147號,市府計劃在該收容所建竣開放後收容150名的單身遊民。
他說,經過其辦事處和民眾長期的抗爭,包括展開無數次的大型示威抗議,無數次在線上舉行會議,以及收集到數以千計的反對簽名後,直到目前市府仍未明確表明放棄該項計劃。
除了上述兩個地點外,市府也計劃在日落公園8大道夾65街的另一處空地興建另一所收容所,華人社區曾號召了一項超過千人的示威反對行動,華人社區仍在繼續抗議中。
寇頓也指出,這些計劃是現任市長白思豪提出的,他任期只剩不到兩個月,這些計劃料在今年內不會推行,紐約市的遊民問題料將由下任市長亞當斯處理,目前不知道他是否會推行這些計劃,因此民眾應繼續關注。
寇頓辦事處正展開簽名運動,收集民眾對兩項計劃的意見,有意參加的民眾可向其選區辦事處,地址是帝王高速公路155號,查詢電話是1(718)236-1598。

紐約